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由四川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1月25日启动以来,面向全省、全社会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普通社会家庭征集“天府好家规”故事。
在本次活动中,我市推荐上报了17条,组委会初选入围10条。这些好家规好故事,生动诠释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于进一步推进家风建设是有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从今天起至3月22日24:00为网络投票时间。欢迎大家下载封面新闻客户端,投票支持你心中的“天府好家规”!
扫一扫下载封面新闻APP
之四:蓬安县杨家镇罗晓玲:敬孝不是用来点赞
罗晓玲,蓬安县杨家镇社区居民。现年49岁。
她以为人子女、为人儿媳的细腻耐心,对癌症亲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不离不弃,让老人们走得安祥,活得幸福。一世女儿心,20余年婆媳情,让她明白:自己多一分爱,老人就会少一分痛。
孝老敬老做表率
2005年6月,罗晓玲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住院一年,她伺候父亲吃饭服药,不断从微薄的家庭收入中挤出费用,直至父亲癌细胞转移全身,医院多次下发病危通知书,才接父亲回家治疗。在她陪伴下,老人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
2008年12月,罗晓玲母亲又患晚期胰腺癌。放疗和化疗就治时,母亲常常疼痛难忍,她压抑悲痛,以开心之事,转移其注意力。还先后几次为母亲输血,将其从死亡边缘拽拉回来。四年之后,母亲安心地离开了她。
关爱孤寡老人献爱心
孤寡老人袁大体,80多岁,独住蓬安县柳滩乡五村一组,无人照料。她叫丈夫用摩托载着自己,隔三叉五为其买回米油盐等生活物品,送到家里。老人从砍柴的楼梯摔下,造成臀部股骨粉碎性骨折。连续三个月,罗晓玲天天为老人煮饭喂饭,浆洗衣服,擦揉身体,还四处筹钱借钱,争取民政部门救助,老人终于康复出院。
行孝敬孝,罗晓玲从不图名声,就像母亲当年两条裤子出门,一条裤子回家(另一条送给缺吃少穿的人家)那样理所当然。也因为如此,20余年的婆媳相伴,她对蹒跚多病的婆婆照料得无微不至,生活得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