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由四川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1月25日启动以来,面向全省、全社会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普通社会家庭征集“天府好家规”故事。
在本次活动中,我市推荐上报了17条,组委会初选入围10条。这些好家规好故事,生动诠释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于进一步推进家风建设是有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从今天起至3月22日24:00为网络投票时间。欢迎大家下载封面新闻客户端,投票支持你心中的“天府好家规”!
扫一扫下载封面新闻APP
之六:施恩求忘 受恩必报——冉素华家规故事
施恩求忘,受恩必报是冉素华家的家规。冉素华是南充中心医院小龙分院药剂师,同时,她还是南充金彩虹公益协会副会长,分管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遗体和眼角膜捐献。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坚持献血14年,无偿献血125次的冉素华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认可,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南充市最美无偿献血者”“南充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南充市三八巾帼优秀志愿者”“2014南充晚报十大年度人物”以及南充市中心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医德医风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和称号。
坚持献血,风雨无阻14年
朴实、豁达,这是冉素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读于重庆一所医科学校的冉素华,毕业后在市中心医院小龙分院担任药剂师。2000年6月,当时还在重庆市药剂学校读书的冉素华第一次在重庆沙坪坝登上捐血车,在激情和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踏上了14年的献血之路。只要献血间隔时间一到,她就尽快到附近的献血点无偿献血,无论是读书、探亲还是出差,莫不如此。14年来,她献血的身影遍及重庆、吉林、四川等多个省市,累计献血125次,其中全血4800毫升,机采血小板101个治疗量,所捐献的血液总量相当于她全身血液的六倍。她也因此被称为“南充献血第一人”和“献血冠军”。为了感谢她14年来为献血事业作出的贡献,南充市中心血站专门为她打造了一枚刻有“最美无偿献血者”的水晶杯。
挽救生命,一个永恒的事业
这些年来,冉素华的献血足迹遍布全省甚至全国各地,她走到哪里,献到哪里,如果遇到有人求助,她会马上到当地采血点义务献血。2011年7月,成都华西妇儿医院一陈姓白血病患儿,急需A型血小板,冉素华在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后,立即组织了七名符合血小板捐献条件的志愿者,自费赴成都血液中心互助捐献1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后然后悄然离去……
2013年3月,蓬安县一产妇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在川北医学院附院抢救,急需大量A型血小板,南充电台发出了求救信息。冉素华第一时间赶到献血屋,捐出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2014年8月,成都军区一现役军人的母亲因白血病在川北医学院血液科住院治疗,急需A型血小板,而此时库存告急。冉素华闻讯后,立即向单位请假赶往血站,捐出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对于献血的认识和公益事业的坚持,冉素华没有太多的想法,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觉得,如果有更多人参加,对患者无疑是最好的拯救。“公益需要大家都来做,特别是在献血时,经常遇到一些家属求你将血液指标让给他们的亲属,这种为难和患者对血液的渴求,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她说。
正因为看到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生命需要血液来延续,所以她坚持无偿献血多年。冉素华说,她才32岁,还年轻,只要身体好,只要能帮助别人,她会一直坚持献血。
互助有爱,血脉相连到东北
以前在重庆读书时,冉素华经常一个人去献血。到南充工作后,冉素华加入了南充市金彩虹公益协会,并在其中担任副会长职务分管无偿献血工作。她以自己献血的亲身经历,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志愿者加入到固定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来。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发展,协会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已经发展到700多人,血小板捐献者已经超过200人,团队已经有15名成员先后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一大批志愿者即将跨过“献血100次”大关。
冉素华还说,多年的献血,她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好。去年陪爱人回东北过春节,意外得知当地有人急需鲜血救命,她又一次主动献血。冉素华的老公在其带动下,目前也累计献血近10次。目前,她和亲人从未享受过受血待遇。但是,她依然将无偿献血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125次献血只是一个新起点,只要身体健康,我还会继续献血,直到被年龄限制,或者血质不合格的那天。”现年32岁的冉素华如说到。
热心公益,情系弱势群体
冉素华不仅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同时也是一名爱心志愿者。在重庆工作期间,从2002年开始,与重庆的志愿者一道,长期关心照顾帮扶一名余姓孤寡老婆婆。2007年来南充工作后,仍没有放下对余婆婆的关心,平常经常打电话关心余婆婆,同时每年还要抽出一到两次时间和南充以及重庆的志愿者一道去看望余婆婆。2012年走进大凉山,长期结对帮扶一名残疾儿童。在协会里,率先签定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和身故后捐献“遗体、眼角膜”志愿书。与协会众多爱心公益人士一起,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凉山州及市辖三区六县市36个村小、特殊学校、敬老院开展送温暖、助学、助残活动。
一个人做一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人捐献一次血液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献血。冉素华和她的爱心朋友们,一直在默默地重复着看似简单,实则伟大的献血行动,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的仅仅是献血屋的宁静和温馨,一切都是为了那素不相识、但却高于一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