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8日下午,我市召开专项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潘国华在会上强调,要坚决整治不作为、严格整治慢作为、铁腕整治乱作为,在全市上下营造强化责任、敢于担当、乐于干事的良好氛围,确保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匡科要求党员干部要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勇当先锋、涛头把旗,为南充实施“155发展战略”、重振川北重镇雄风作出应有贡献。会议结束之后,各地各部门纪检组织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旗帜鲜明地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亮剑。《南充纪检监察信息》近期陆续推出各地各部门纪检组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专题信息,请予关注。
分层约谈提醒。4月15日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分管和联系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普遍约谈一次;市纪委主要领导对权力集中、项目集中、问题反映多以及新任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一次专题约谈;全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集中约谈一次。通过约谈,喊醒责任、讲明纪律、严格要求、提高效能。
挂牌跟踪督办。对市委常委会议定事项、市政府常务会议定事项、市政府每月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办公议定事项,第一时间进行跟踪督办,及时汇报督办结果。
开展专项巡察。全年完成34个单位的专项巡察,第一季度完成5个单位巡察,第二季度完成14个单位巡察,第三季度完成10个单位巡察,第四季度完成5个单位巡察。
推行“阳光问政”。重点围绕落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十条措施、聚焦“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开展“阳光问责”。
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与纪委“直通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在工作推进中涉及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直接向市纪委联络人员反映。市纪委在接到反映后,24小时内受理并以适当方式回复。跟踪抽查核实招投标有疑问的重大项目,重点整治串标、围标、挂靠等扰乱招投标秩序的行为。
常态化督查上班纪律。不定期抽查机关单位上班纪律执行情况,重点查处工作不在状态、无故旷工以及上班时间打麻将、“斗地主”、炒股等违纪违规行为。
清理整治“人浮于事”。加强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8月底前,对全市“吃空饷”人员、未按程序借调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退。
整治规范服务窗口行为。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清退服务窗口临聘人员,规范工作人员着装、用语、行为,挂牌上岗,展示良好精神风貌;公布材料清单、流程清单、时限清单、样本清单,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办事流程,注重人性化服务,打造服务型窗口。
整治“中梗阻”行为。加强对机关中层干部行权的监督和巡查,重点整治“科长当家”行为。
整合力量加强监督。有计划对重点部门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评议;有序组织媒体、特约监察员进行暗访;组织第三方开展党风政风行风暨投资软环境满意度测评。对收集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增强监督实效。
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6月底前,市、县(市、区)两级纪委集中查处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在处理直接当事人的同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实行内部通报和外部曝光。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例,予以内部通报、媒体公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