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基因 > 礼序家规
背着祖母求医 仪陇女孩4年步行1600公里
来源:南充晚报        发布时间:2017-02-14 09:28:03

 

1486945302442.jpg

李小燕背着祖母求医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四川省大型公益行动“寻找最美孝行少年”落下帷幕,在全省21个市州中, 评选出了3名“最美孝行少年”。在由四川电视台现场录播的颁奖仪式上,仪陇思德小学年仅15岁的李小燕, 从全省40位候选少年中脱颖而出,捧走“最美孝行少年”奖牌,成为南充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2月7日上午,尽管已经立春,但天气还十分寒冷。 从仪陇县思德乡场镇,驱车3公里, 再步行一段湿滑的乡村小道,记者来到留守学生李小燕的家。
  
  命运多舛,她勇挑家庭重担
  
  李小燕在思德小学读九年级。刚刚荣获全省“最美孝行少年”称号的李小燕,这几天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村民们争相向记者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奶奶,该吃药了。”在一间简陋的平房内,李小燕搀扶起床上的祖母,十分熟练地喂起了药。今年一放寒假,李小燕就回到家,悉心照顾祖母。
  
  从记事起,李小燕就感觉到自己的家庭很特殊。父亲右腿截肢,行动不便。母亲也患有重病,无法操劳。祖母体弱多病,仍要坚持劳动。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李小燕懂事就特别早。祖母下地劳动,她就主动给祖母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了上学年纪,她读书非常用功,用一张张奖状给这个家庭带来快乐。
  
  随着祖母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家庭经济捉襟见肘,她父亲不得不带着她母亲外出在成都打工,挣些微薄的收入。
  
  为父母安心打工,她边读书边照顾祖母
  
  祖母年逾七旬, 患有腰椎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病,且愈来愈严重,后来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 李小燕就接过祖母的劳动担子扛在自己稚嫩的肩上。每个周末,她要扛上锄头走向菜园,挖地,开窝,播下蔬菜种子。或者挑着农家粪, 在田坎地埂上颤颤悠悠地行走,给正在生长的蔬菜施肥。有成熟的蔬菜她就采摘回家, 让祖母吃上鲜嫩可口的时令蔬菜。
  
  李小燕苦中作乐,常常逗祖母开心。在祖母的心里,这个孙女儿是自己的开心果。祖母说,只要孙女一回家,自己的病就好多了。每个周末,她要为祖母换洗衣服,让祖母穿得干干净净;要为祖母洗头,洗脚,剪指甲, 擦身子; 还要为祖母准备一周的生活,比如打米、捡柴、挑水等等。
  
  有一次,祖母在家里摔了一跤,难以动弹,邻居便打电话到学校。李小燕得知消息后,立马请假,像燕子一样飞回家,弓身背着祖母,在崎岖的山路上,手脚并用,艰难行走,一直背到离家4公里的公路上,才赶车将祖母送到乡医院。这次由于救治及时,祖母才没有瘫痪。像这样背祖母、扶祖母看医生,或者请医生到家给祖母治病,4年不少于200次,行程不少于1600公里。祖母一生没有出过远门,只是赶过乡场,很想去看看朱德故居纪念馆。为让祖母一了心愿,2016年暑假,李小燕不顾酷热难耐,背着祖母来到公路上,再搭乘一辆长安车到达朱德故里景区,让祖母游览了朱德故居纪念馆、 朱德诞生地等景点。
  
  品学兼优,家庭学业两不误
  
  在学校学国学经典时, 李小燕对《孝经》中的一句话烂熟于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按她的理解,自己除了在家照顾好祖母, 让父母安心打工以外,还应该勤奋读书,刻苦学习。因为父母残疾,家庭贫穷,如果学业好了将来找到好工作,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孝道从“事亲”开始,然后报效祖国,最终建功立业。而报效祖国和建功立业, 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为了做到读书和照顾祖母两不误,在学校时, 她总是利用中午或下午休息时间,两次回家看望祖母。班主任冯斌老师如果有空,就用摩托车接送。如果冯老师没有空,她就来回步行。有时候,如果因祖母病重她不能上学, 她一定要见缝插针挤出时间,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把耽误的功课补上来。周末的晚上,做完了家务事已是夜深人静,可她仍然让灯光陪伴,在书山里跋涉,在学海里遨游。
  
  “李小燕当选四川省最美孝行少年,可以说实至名归。”思德小学副校长邓如意告诉记者, 作为留守学生, 不但照顾好了家庭,而且学业也不错。她连续4学期,在全年级期末考试中,都名列第一,她乐于助人、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爱好打乒乓球、跳绳、美术等,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型。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