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林文惠(右)给婆婆输氧
15年前, 林文惠的丈夫和公公先后去世, 林文惠和婆婆何俊华就过上了相互照顾的日子。
如今,95岁的婆婆何俊华的身体已经不如前些年好了。2014年初, 她被查出患有淋巴性白血病,偶尔呼吸困难,还需输氧。72岁的林文惠独自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这个儿媳妇好啊, 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了。”何俊华说。
昨(9)日下午,记者在顺庆区新建街道柳林路社区嘉丽华小区见到了林文惠和她的婆婆何俊华。此时,何俊华呼吸有些不畅,林文惠正在给婆婆输氧。
七旬儿媳呵护九旬婆婆事事以婆婆为主
“妈,你还要不要吸氧,心里舒服点没?”昨日下午3时,林文惠坐在婆婆何俊华的旁边,用双手给何俊华整理了一下大衣的衣领,然后给何俊华整理吸氧机上面的吸管, 把缠在一起的吸管理顺,她边整理边问婆婆何俊华感觉怎么样,何俊华边输氧边给媳妇说着自己刚刚有些不舒服,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现在什么事都只能以婆婆为主,她现在不能出门。”72岁的林文惠是顺庆区人,以前是一个农民,而她的婆婆何俊华今年已经95岁了,两人因为上了年纪,身体多少有些毛病。2014年初,婆婆何俊华因为身体不适, 被送到医院,查出患有淋巴性白血病。
林文惠告诉记者,婆婆的身体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出门,已经一年多没有踏出房门,平时她除了出门买菜,所有的时间都在家陪婆婆,而且婆婆现在因为年龄大了,也不能吃硬的东西,只能吃软的东西, 炒过的菜也只能经过水煮,婆婆才能吃的动。
除了饮食方面的悉心照顾,只要到了夏天,林文惠天天给婆婆洗澡;冬天,隔三差五要给婆婆擦身子,婆婆换下来的衣裤、被单,她总是迅速洗干净晾好。“婆婆现在就像小孩子一样, 需要呵护。”林文惠说。
丈夫去世早 想替丈夫尽孝心
1989年, 林文惠的丈夫因病去世。经历了丈夫去世的痛苦之后, 林文惠心中不忘丈夫去世前, 一直在自己耳边不停念叨,他没有办法尽孝。
林文惠告诉记者,丈夫小的时候,家中很穷, 母亲何俊华非常辛苦地把他拉扯大。他长大后,家中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一家的生活非常温馨幸福。
“我和丈夫结婚之后,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非常幸福。”林文惠告诉记者, 丈夫去世前, 对两位老人非常孝顺, 自己也是受到丈夫的感染, 而且丈夫在生病的时候, 嘴巴里念的都是为何自己没有时间对父母尽孝道,所以,丈夫去世后,她一直对公公、婆婆尽孝道。
公公过世 婆媳相依为命15年
丈夫去世没到一年, 林文惠的公公也因病去世了。林文惠告诉记者,丈夫和公公去世之后, 她和婆婆时常处于悲痛的情绪中,“那个时候, 真的觉得只剩下我们俩。”婆婆何俊华说。
“刚开始的时候, 只剩下两人的生活让人非常不习惯。”林文惠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和公公去世之后,她和婆婆开始不太习惯两个人的生活,有的时候还是会伤心难过。后来,两个人的心情开始平复,也意识到两个人应该相依为命生活。她说,以前婆婆身体还不错的时候,自己生了病,婆婆也会来照顾她,两个人相互依靠,相互照顾,就这样生活了15年。
“我和婆婆都经历过丧偶之痛,这十几年就这样相偎相依过来了。”林文惠和婆婆何俊华相处的这15年,对于林文惠而言,就是一段平凡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婆媳亲如母女后辈效仿邻居点赞
“她就是我的亲女儿。”婆婆何俊华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儿媳妇这么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才能健健康康活这么久。
林文惠育有4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因为林文惠以身作则, 她的5个孩子也非常孝顺,经常会带着自己的另一半或是孩子回到林文惠的身边,看望母亲和奶奶。林文惠告诉记者,家中很多东西都是儿女买的,比如婆婆何俊文用的吸氧机就是家中的孩子买的。
“这对婆媳简直就是我们社区里的模范婆媳, 有时候甚至觉得她们更像母女。”社区的很多居民都知道自己的身边有这么一对模范婆媳, 很多年轻人向这对婆媳学习,孝顺自己的长辈。
柳林路社区居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3年, 林文惠因为照顾婆婆摔断了右手腕,但是,她没有告诉婆婆这件事,“我们都觉得她对婆婆比对自己还好。”
林文惠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 自己和婆婆能健健康康一起多生活几年, 能照顾婆婆到100岁,给她做个大寿。记者 邓坦妮/文 李鹏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