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基因 > 廉润果州
冯炼:为红军守墓的“最美教师”
来源:南充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7 10:22:11

  冯炼擦拭烈士墓碑。

  南部县长坪山红色纪念园。

  红军刘连长之墓。

  人物简介

  冯炼南部县楠木镇中心场小学语文教师、南部县长坪山红军烈士墓第四代“守墓人”,其家族祖孙四代已为刘连长守墓90年。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最美教师”“四有好老师”。2023年,成为成都大运会火炬手。在担负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赴各地宣讲南充红色文化。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晓江/文梁洪源/图

  长坪山位于南部县东部,省道唐巴公路一侧,阆中、仪陇、南部三县(市)交界处,是川陕苏区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当年红军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为打通红军北上之路付出了巨大牺牲。秋意渐浓,满山葱绿,位于长坪山的长坪山红军纪念碑,肃穆耸立,壮观巍峨。

  纪念碑不远处,长眠着一位红军烈士,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刘连长”。秋日清晨,31岁的冯炼与往常一样,拿着笤帚、簸箕,走向紧邻家的“红军刘连长墓”,和父亲马全民一起清扫落叶、擦拭墓碑。墓碑上的“刘连长”来自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至今无人知晓。冯炼一家却一直默默守护着他度过了90年的岁月。

  冯炼拥有红军守墓人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有时,她觉得自己是站在历史和未来之间的人,守墓是传承家族意志,更是对历史的守护;而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对未来的守护。

  1“红军为穷人打天下,连长为我们而死,家族要世世代代为他守墓”

  南部县素有“红色盐乡”之美称,产盐历史悠久。《南部县志》记载,南部凿井煮盐的历史,可溯至汉代。上世纪初,南部的盐业得到极大发展,所产食盐销往川、陕、甘等多个省份。

  长坪山是扼守川东盐道的重要关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8月,为解决川陕革命根据地食盐问题,红四方面军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如今,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长坪山这片浸染着鲜血的土地上,红军的石刻标语和战斗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仍然口口相传。

  1933年底,红军大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七十四团三营二连刘连长带领6个人驻守长坪山,坚持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发展革命武装力量。

  长坪山上,冯炼的曾祖父陈修昆、曾祖母陈韩氏无儿无女,身体孱弱,度日艰难。驻守长坪山的日子,刘连长常去陈修昆夫妇家背水背柴,脏活、重活都抢着干。日子一长,夫妻俩就把他认作了自己的孩子。

  红军大部队转移后,刘连长和战士们被军阀部队发现,因寡不敌众,牺牲在长坪山上,年仅25岁。刘连长牺牲后,军阀部队扬言,谁若敢去收尸,处死全家。陈韩氏不顾这些警告,和亲戚、邻居们一起,偷偷地把刘连长的遗体背回了家,安放进原本为自己准备的棺材里,连夜埋在老屋背后,没有起坟堆,也没有立墓碑,只用干草遮住了掩埋他的新土。

  后来,偷埋刘连长遗体的事情暴露,陈韩氏被反动军阀抓走,毒打了3天,但她始终不肯说出遗体下落。由于伤势严重,陈韩氏被放回家三个月就去世了。弥留之际,她交代丈夫去抱养一个孩子,并且留下遗言:“红军为穷人打天下,连长为我们而死,家族要世世代代为他守墓。”自此,为刘连长守墓,就成了这个家族的使命和责任。

  陈韩氏去世后的第四年,陈修昆从冯氏家族抱养了一个男孩,取名陈忠民。1971年,陈修昆去世。陈修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儿子儿媳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今后,你们不要搬家,一定要守护好刘连长的坟墓,逢年过节祭祖时千万别忘了他!”这样,陈忠民继承了养父遗志,接过为刘连长守墓重任,成为第二代守墓人。

  2002年,陈忠民弥留之际,叫回了在广东打工的女儿冯秀琼和女婿马全民,嘱咐他们返乡守墓。于是,守墓重任落在了第三代马全民身上。20多年来,扫墓、修墓、守墓,马全民将守护刘连长墓作为一种使命,始终刻在自己的心间。

  2“烈士倒下了,仍是一座丰碑,家在长坪山,我们就要世世代代守在这里”

  2011年,以刘连长的墓为中心,南部县政府又在长坪山建起了红军纪念碑和烈士陵园,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1080名南部英烈长眠于松涛之间。冯炼家里守护的已不再是刘连长的一座孤墓,还有1080位烈士的英灵。

  “陵园不扫干净,自己心里也放不下,总是有牵挂。”马全民几乎每天都要扫墓、修墓、除草,仅清扫一遍落叶,就要两个多小时。遇到雨天,还要清理山上滑下来的石头和淤泥,守墓的担子更重了。2016年大学毕业后,冯炼奔赴广州和男友周恒共同创业。一切都令人满意,除了内心牵挂1500多公里外的长坪山。父亲偶尔会打来电话,谈起家里的情况。“全国各地来祭拜、寻亲的人多,我说不好普通话,当不好讲解员,听力又不好,记不准前来寻找亲人墓碑的烈士亲属的电话……”电话那头,父亲总是叹气。

  在电话里,父亲给冯炼讲起一件事:有两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来陵园寻亲,因自己不会讲普通话而难以顺畅地沟通,让两位老人失望而归。老人担心年岁已高,恐再无机会前来寻亲,便在临走时,给每个墓碑都献上了鲜花,寄托哀思。

  这件事给了冯炼很大的触动。“守墓是祖训、是信仰。我心里不踏实,觉得自己在逃避责任。”半年后,她毅然回乡。“奶奶和母亲身体都不好,妹妹也需要人照顾,父亲一个人太辛苦了。”冯炼说,几番纠结,最终选择坚守初心,担起第四代守墓人的责任,“烈士倒下了,仍是一座丰碑,家在长坪山,我们就要世世代代守在这里。”

  冯炼回到家乡,一边接过守墓的使命,一边备考教师工作岗位。2017年7月底,冯炼通过笔试、面试等层层考核,成为楠木镇中心场小学(原中心乡小学)的教师。学校距家只有10来分钟车程,这样一来,既兼顾了守墓,又了却她多年来为人师表的夙愿。

  后来,男友也考虑将工作地方从广州转到成都,在离她更近的地方守护爱情。

  2020年10月1日,在长坪山山顶,数十位亲朋好友围坐一起,见证了冯炼和周恒这对新人的幸福时刻。

  “在长坪山举行婚礼,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我觉得是在向长辈(英烈)们分享,他们当年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目标,现在已经实现了。”冯炼说。

  3“要给更多孩子讲述长坪山上的红色故事,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从广州回到长坪山守墓,作出这个决定时,冯炼25岁,这正好也是刘连长牺牲时的年龄。穿越时空,她试图去明白“同龄人”刘连长所处的时代和他义无反顾选择的牺牲。

  墓碑静默无语,松柏沙沙作响。无数次面对墓碑,无数次凝神思考,冯炼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直到后来,许多人的到来,让她渐渐懂得家族世世代代守护刘连长的意义。

  曾有一家人来到长坪山祭奠亲人。牺牲的是这个家族的长子。几位老人颤巍巍地互相搀扶走到墓碑前,其中一位从包里掏出一个小袋子,拆开一层又一层包裹,照片上牺牲的人脸庞青涩、嘴角挂着笑容。

  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过长坪山三次,他的父亲早年参加革命,后来音讯全无。他找了大半辈子,最终在冯炼家守护的墓园里找到了父亲的墓碑。

  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被人搀扶着过来凭吊红军,当他看到刘连长的墓时,激动得老泪纵横,向马全民深深鞠躬。

  每每看到这些,冯炼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泪水打湿眼眶。她明白了,守护刘连长以及1000多座烈士墓的意义所在,“选择守墓已不单是履行责任那么简单,守护的还有1000多个家庭对故人的哀思,还有千千万万后人对家国的情怀。”

  在冯炼任教师的第一个学期,临近期中考试,个别孩子在教室里面不守课堂纪律。那天,生气的冯炼训斥完顽皮的孩子,第一次对学生动情地讲起了刘连长,也讲起家族的故事。

  “为了掩护红军大部队转移,刘连长主动请缨,留守长坪山。后来寡不敌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的时候才25岁……孩子们,刘连长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呢?”冯炼动情的讲述,令本来喧闹的课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从那以后,孩子们经常围着冯炼,一遍又一遍聆听发生在长坪山上的英雄故事。

  成为一名教师的冯炼经常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在每年的烈士纪念日或建党节,都会带领学生到长坪山烈士陵园扫墓,拔除杂草、清扫台阶、擦拭墓碑、敬献鲜花……

  就这样,从2017年开始,冯炼已记不清带领学生多少次走进长坪山烈士陵园祭奠先烈。但是,有一件事她始终清醒:“要给更多孩子讲述长坪山上的红色故事,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2022年,冯炼被评为四川省“最美教师”“四有好老师”。

  这是冯炼的选择,这是世世代代的传承。

  铭记一段红色记忆,守护一种红色信仰。90年,四代人,从春秋到冬夏,从青丝到白发,他们不离不弃,矢志不渝,守在忠烈英魂长眠的“最后一站”!

  仰望长坪山,苍柏森森,丰碑屹立,初心如磐。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