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基因 > 红色经典
龙须寨之战
来源:南充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18 10:28:49

 

1933年冬末,红九军司令部发出密件,急告各部回师巴中,集中优势兵力,粉碎四川军阀发起的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总“围剿”。此刻正逢驻长胜县主力红军奉令战略转移的时候,军阀杨森率二十军尾随其后,在强占了凉风垭的黑包梁后,与驻守龙须寨的红军相峙。杨森一心想拔掉这颗坚硬的钉子,一面请求蒋介石、刘湘派空军助战,一面勾结逃亡地主组成的“还乡团”,合伙“围剿”龙须寨的红军。

1934年2月9日拂晓,留守瓦子场的最后一批红军安全转移,只剩下张连长率领一个排30余人继续在龙须寨上坚持战斗,阻击敌人。天亮,黑包梁上的敌军开始放了两枪,隔不久,又打了三枪。吃罢早饭,敌人阵地上的轻重机枪就连续不断向龙须寨1号高地疯狂地扫射。红军战士在坚固的战壕里安然无事,不予理睬。敌人打了一阵枪,不见红军还击,以为红军全都撤退了,就从黑包梁坑道里爬出来,大摇大摆地经过棋盘石,直向龙须寨1号高地靠近。敌人快到红军的战壕前,张连长愤怒的枪口对准爬在最前面的一个敌兵“砰”的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接着30多个红军一齐开火,向敌人猛烈射击,打得敌人死的死,逃的逃,狼狈地溜回去了。敌人吃了这一闷棒后,枪声也不再响了。中午,东边天空飞来一架小飞机,由远而近,越飞越低,到了龙须寨上空围着山头绕了几个圈子,侦察红军动态。战壕里的红军战士望着不可一世的敌机,恨不得马上把它揍下来。张连长立即制止说:“我们千万不能开枪,暴露目标,不然就会中敌人的奸计,遭受不必要的牺牲。”敌机飞了一阵,除了给敌人助一助威而外,什么东西也没捞到,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飞走了。敌机飞离后,张连长命令二、三班的战士迅速离开阵地,撤往鼎山,自己带领一班战士退至2号高地,阻击顽敌。

敌机飞走后不久,对面黑包梁上的敌军嚣张起来,疯狂地向龙须寨阵地开枪袭击,一直打到下午4点,但仍不敢前进一步。这时地主“还乡团”头子赵明文见龙须寨红军阵地坚不可摧,亲自出马带上一帮人,穿上便衣,化装成替红军运粮草的“穷人”,爬过薛家河,绕过天渊寺,往龙须寨的后山摸过来,企图从红军的背后搞偷袭。太阳快下山了,敌人发起了第二次倾巢出动的全面冲锋。红军正在与敌人拼死鏖战,突然张连长掉头发现后面山上几个鬼鬼祟祟的“农民”匍匐向阵地爬来,他沉思了一下,毫不犹豫地高喊:“那是敌人的便衣队,同志们快把准备好的‘三颗针’向阵地下面撒去,撒完马上后撤,去消灭那股便衣匪徒。”顿时,“三颗针”从11个战士的手中飞了出去,铺满了2号高地近前方的一大片斜坡地。随即张连长领着11个红军战士,跃出战壕,好似离弦的箭射向便衣匪徒,把这群家伙全部歼灭之后,急忙脱下敌人的便衣穿在自己身上,顺着山腰安全离开了龙须寨。

黑包梁的敌人见红军从阵地撤退了,就一窝蜂地冲向龙须寨的2号高地,都想头一个冲向寨顶好回营领赏,谁知100多个亡命之徒刚到2号高地前的大土坡时,先后倒下去了,嘴里不住地叫爹喊娘。原来是敌人踩上了红军撒下的“三颗针”,倒在地上,鲜血直流,痛得哭的哭,叫的叫,狼狈不堪。

夜幕降临,伸手不见五指,敌人遭到惨败后,哪敢再摸黑追赶红军。这时,红军张连长率领11个战士,顺着羊肠小路,奔向鼎山,跟上大部队。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