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基因 > 红色经典
朱德:远渡重洋 寻找救国救民真理
来源:南充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05 10:13:38

 

5.jpg

这是陈列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的一幅油画作品。

 

  朱德同志目睹军阀混战使国家陷入“四野萧萧风雨急,中原黯黯鬼神愁”的悲惨境地,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法解决中华民族出路问题。他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毅然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先到上海、北京,后又远渡重洋,执着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放弃高官厚禄 追求崇高信仰
  
  提起朱德入党,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1922年,早已是滇军少将旅长的朱德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担心就此下去自己救国救民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
  
  一九二二年六月的一天,朱德乘坐的江轮离开重庆朝天门码头,缓缓地向下游驶去。船到上海,朱德在一位旧友的帮助下住进法国租界内的圣公医院把烟戒了。七月初,朱德乘上火车赶到北京,在宣武门外一所宅院里见到阔别两年的挚友孙炳文。
  
  朱德这次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革命的出路。从四川来到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使他的眼界更加开阔了。他在上海参观了许多家小工厂,看到了工人们的悲惨生活,也看到了饿死街头的贫民。在北京,由孙炳文陪同,他游览了这座明清两代帝王的古都,也看到了这个古都到处充满着腐败。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一年了。孙炳文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都相识,他告诉朱德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的消息。朱德从亲身经历中逐渐认定只有这个党才能给苦难深重的中国指明出路,决心要找到这个党,并成为它的一名成员。
  
  不久,朱德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大同和张家口旅行后,经过北京返上海,去找正在上海的中国共产党负责人陈独秀。
  
  第二次来到上海,朱德和孙炳文、金汉鼎先见了孙中山。孙中山比他要大二十岁,是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十分景仰的革命先行者。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使他对孙中山希望借助一部分军阀的力量去打击另一部分军阀的做法已不再相信。孙中山提出,要朱德和金汉鼎到已移驻广西的滇军中去,组织滇军到广东攻打陈炯明,并答应先付给军饷十万元。金汉鼎接受了这个要求。朱德却表示已决心出国学习,婉言谢绝了孙中山的要求。
  
  入党要求遭“婉拒” 到国外去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
  
  孙中山又向他建议,如果要出国学习,不如到美国去。朱德诚恳地答他:“我们愿意到欧洲是因为听说社会主义在欧洲最强大。”“欧洲已经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也许对我们更有好处。”
  
  几天后,朱德又在上海闸北的一所房子里,与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见面,向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像朱德这样在旧军队中有着很高地位的人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这在以前还不曾有过。“陈独秀说,要参加共产党的话,必须以工人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并且准备为它献出生命。对于像朱德这样的人来说,就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真诚的申请。”这一次会面中,陈独秀的冷淡态度给朱德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他在十多年后谈到这次会面的情况时说:“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陈独秀没有答应朱德的入党要求,使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到国外去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
  
  远赴欧洲寻真理 找到组织终圆梦
  
  一九二二年九月初,法国邮轮“安吉尔斯”号离开吴淞口,驶入烟波浩渺的大洋。和朱德同船前往欧洲的除孙炳文之外,还有十多人。这时,朱德已经三十六岁,在同行人中他和孙炳文的年龄是最大的。
  
  邮轮经过香港、西贡、新加坡,槟榔屿、科伦坡,沿着亚洲大陆的西海岸,横穿印度洋,经过非洲的东海岸,进入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沿途的见闻使朱德感到惊奇,国外并不是如他在国内时想象的那么好。在南洋,许多从国内到这里谋求生计的人们过的依然是穷困不堪的日子。马路两旁,富人的花园、洋房同贫民的破屋陋棚形成鲜明的对照。特别是看到非洲国家的黑人的生活状况后,使朱德痛感“世界上的悲惨的事情不单单是在中国。”经过四十多天的航行,邮轮终于在法国南部的港口马赛靠岸。当天,朱德和他的同伴换乘火车来到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的欧洲,给予朱德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到处也是一幅残破不堪的景象,衣不蔽体的乞丐很多,战争的恐怖和颓丧的情绪依然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这都是他在国内时完全没有想到的。
  
  在巴黎停留期间,朱德和孙炳文住在一个中国商人的家中。他们听说一些到法国留学的青年学生们组织了一个叫共产党的团体,闹起了革命,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叫周恩来。当他们打听到周恩来已到德国去的消息后,便乘上驶往德国的火车。
  
  十月二十二日,朱德和孙炳文到达柏林。他们立刻按照打听来的地址找到了周恩来的住所。抗日战争初期采访朱德的史沫特莱曾听朱德向她详细地描述过那天会面的情景。
  
  对朱德来说,这确实是他一生中特别难忘的日子。史沫特莱记述道:“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指朱德和孙炳文)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可是,那是个男子汉的面庞,严肃而聪颖,朱德看他大概是二十五六岁的年龄。”
  
  “朱德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多岁的青年面前,用平稳的语调,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他怎样逃出云南,怎样会见孙中山,怎样在上海被陈独秀拒绝,怎样为了寻求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新的道路而来到欧洲。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只要不再到旧的生活里去———它已经在他的脚底下化为尘埃了,派他做什么工作都行。”
  
  两位来客把经历说完后,周恩来微笑着说,他可以帮他们找到住的地方,替他们办理加入党在柏林的支部的手续,在入党申请书寄往中国而尚未批准之前,暂作候补党员。
  
  十一月,经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介绍,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需要,他作为秘密党员,对外的政治身份仍然是国民党员。
  
  这一年,朱德36岁。
  
  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名册上,又增添了一个光辉的名字———朱德;朱德走上新的革命旅程,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