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纪委七届一次全会胜利召开,即日起,清廉南充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绩、新胜利,总结五年来的新认识、新体会,激励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为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9月28日,“清廉南充”权威发布:“南充市嘉陵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少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是在强大震慑下,五年来到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的第84人,也是南充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惩贪治腐,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巩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又一印证。 不敢腐的震慑持续加强 “短短时日,我的人生经历了一百八十度大逆转,内心遭受了巨大的煎熬。由于我的错误和违法违纪,伤了大家,害了小家,毁了自家,廉洁账、经济账、亲情账无法算,也永远难算清,现在除了伤就是伤,除了痛就是痛…….”市政府原秘书长蒲国在《忏悔书》中写到。 高举高打,震慑常在。从严查处蒲国案体现了市委和市纪委有案必查、有腐必反的高压态势,充分彰显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2019年初,南充升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窝案被查处,涉案人员多达48人,其中涉及前后任班子成员7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 2020年,南充机场改扩建项目窝案被查处,涉案人员多达20余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涉嫌诈骗犯罪的7人。 重拳反腐,铁拳破伞。2018年1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如火如荼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西充县公安局党委原副书记罗选宗、仪陇县公安局新政派出所原副所长马猛等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被查处,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39件511人,有力净化了政法系统的政治生态。 “微腐败”大祸害,在查处严重违纪违法大要案的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重拳出击,严查“微腐败”。 2021年3月,仪陇县纪委根据群众反映,查处了柳垭镇虎峨坝农村社区4名村干部“微腐败”窝案。该4人利用职务之便截留村民土地租金、超支村道路建设工程款长达十年之久,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该4人受到严肃处理。 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组织处置问题线索19955件,立案8447件,处分8265人,移送审查起诉332人,挽回经济损失4.09亿元,成功追逃5人,严肃查处了市政府原秘书长蒲国、南部县政府原县长任爱民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产生了强烈的震慑效果。 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 “我们村里的大小事项都是严格按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的要求来的,村纪检员全程监督,决不搞暗箱操作。”嘉陵区曲水镇纪村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堃在谈到该村道路硬化时如是说。 李堃口中的“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是近年来,嘉陵区规范基层村(社区)干部权力运行的有益探索,对梳理出的村(社区)11大类40项“小微权力”运行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近年来,除了“小微权力清单”,南充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七公开一曝光”“ 阳光问政坝坝会”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杜绝政务公开“遮遮掩掩”、惠民政策“暗箱操作”等问题,让政务“真公开”,群众“真监督”。 针对案件中暴露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发“点球”,督促案发地“两个责任”落实,既在第一时间释放“惩”的震慑,又发挥“治”的功能、筑牢“防”的堤坝。五年来,南充市纪委监委向案发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43份,督促建章立制135个,并跟进制度落实,确保整改到位。 治标不松劲,以治标促治本。针对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高发多发频发问题,聚焦国土资源、国有资产、工程建设等10个领域,协助市委牵头制定《关于强化法纪约束持续正风肃纪“100个不准”》,清晰地划出了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底线和红线。督促完善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机制,建立监督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制度,推进权力运行规范化。 对破坏制度的事坚决纠正,对破坏制度的人严肃处理。2017年7月,顺庆区共兴镇七沟村组织实施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涉及金额23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蒋登均、村委会主任郑忠建,商议决定不按程序进行招投标,直接交与个体户张某某以某公司名义承包安装。为顺利通过项目验收,郑忠建根据张某某提供的公司资质材料伪造招投标资料,蒋登均、郑忠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在督促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保障不断扎牢的制度笼子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 不想腐的自觉不断增强 “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分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2021年6月,仪陇县纪委监委机关第三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来到省级廉洁文化基地朱德故居开展支部活动,驻足于朱德写给前妻陈玉珍的家书展柜面前,沉浸于伟人深情、严谨、自律的字里行间,6名党员久久不能离去。 正面教育,反面警示。 “我希望用我的案例教育后来人,不要再做糊涂人,不要再做管不住自己贪欲的堕落人”。市纪委监委拍摄专题片《背叛之殇——个别党员干部背叛初心使命严重违纪违法警示录》在市纪委六届五次全会套开的全市法纪警示教育大会上播出。南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蔡永泉深深的忏悔警示着在座的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警示教育读本、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接受警示教育18万余人次。 “家规,扩展开来就是一个社会的底线;家风,扩展开来就是一个国家的风气……”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南充好家规”故事分享会现场,著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的观点引发了会场观众的共鸣。一个个好家规故事激发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道德情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家风建设的认知认同。 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四川省纪委监委联合主办的“全国好家风”研讨会现场,一张“四川省廉洁教育基地地图”吸引了许多与会人员驻足观看。朱德故里和阆中古城政德文化教育基地赫然在列。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依托本地历史文化名胜,革命遗址遗迹,名人故乡故居等,打造了2个省级廉洁文化基地,4个市级廉洁文化基地,形成了“基地龙头带动,网络同向发力”的廉洁文化传播态势。每年前往基地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超过20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学习达到440万人次,廉洁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创新形式,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统开展廉洁文化“五进”等活动,深化廉洁文化细胞工程,注重引导启示,不断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群众监督权力,制度约束权力。 “南部县委原副书记朱仕友长期与管理和服务对象打牌赌博,建议你县对党员干部纠集管理和服务对象打牌赌博问题从严处理,全面落实教育管理主体责任,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南部县委原副书记朱仕友案暴露出的赌博问题,南充市纪委向南部县委发出了《纪律检查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