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磨炼了红军战士不屈的意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通过长征,我们的生命也得到了升华。”这是今年105岁的老红军吴清昌说过的一句话。
吴清昌,江西省会昌县清溪乡人,16岁参加红军投身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受过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数次生与死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西桂林市公安局副局长、广州铁路局军运处处长,江西赣州市兵役局局长、市委常委等职务。1961年10月退休。
吴清昌的大孙女、赣南日报社记者吴悦说:“我是听着爷爷的红色故事长大的,对爷爷的长征故事耳熟能详。可以说,爷爷坚守和弘扬长征精神的言行,推动了我们整个大家庭红色家风的形成。红色家风是我成长的最好养分,爷爷是我的人生导师。”
爷爷爬雪山的往事给吴悦留下的印象最深。当时,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突破了敌人芦山、定兴防线。接着,红军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杨成武政委站在一个高坡上,大声地说:“同志们,老乡们都说雪山是神山,鸟都飞不过去,人烟绝迹,只有神仙能过,如今我们来了,岂不成了神仙!”
“爷爷挺着胸膛,迎着大风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进。”吴悦告诉记者,大风呼呼地吼叫,夹卷着大雪无情地打在脸上、手上,就像刀割一样。爷爷捂着脸、忍着疼,身上冷得发颤仍然跌跌撞撞顶着风雪前行。红军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了,可还是觉得非常冷。由于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一路走走停停。在快要爬到山顶时,爷爷实在走不动了,双脚提不起一点力气。这时幸亏身边有人硬把爷爷架起来,踉踉跄跄地翻过了雪山,救了爷爷一命。在翻过夹金山之后,爷爷又随部队翻越了梦笔山。接着,又用7天时间连续翻越了长坂山、打鼓山、仓德山三座大雪山。
“每当爷爷讲完故事都会说,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坚定的信念,必将一事无成。”谈到参加过长征的爷爷,吴悦掩饰不住自豪感,“有这样的爷爷,我感到非常光荣。他的信仰、政治素养、艰苦朴素的作风,对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深远影响。”
受家风的影响,吴悦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拍摄了大量作品,并多次获得全国奖项。在吴悦看来,这关键在于具备坚定的信仰和朴实的作风。她回忆道: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她和当地武警战士一起赶赴救灾现场。当时地面结冰、雨水不断,上山的道路又湿又滑。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既要保护镜头,还要找角度拍出好照片。“有时候觉得很辛苦,但始终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我——与爷爷爬雪山过草地相比,这算得了什么。”吴悦说。
顽强的毅力并非与生俱来。很多可贵的品质,是吴悦跟着爷爷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养成的。吴清昌给童年的吴悦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朴素的生活。“家里吃饭用的大圆桌是上世纪50年代的;他的一张太师椅一坐就是60年;爷爷的衣服几十年来就那么几件,夏天总是穿着白衬衫和军绿色裤子,冬天也只是两套藏青色棉衣。”吴悦说,爷爷一直保持着有规律的生活。我们每天早晨5点多就能在睡梦中听到他打扫院子的声音。他80多岁时还自己种果树、种菜、养鸡。
吴悦说,在看到她的作品见报时,爷爷不会特意表扬,顶多是笑一笑。对此,吴悦已经非常知足,她知道爷爷是要自己保持谦虚谨慎、不断进步。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只靠身体素质好是不行的。支撑爷爷走完全程的是信仰的力量。”谈起心中的长征精神,吴悦这样说,“传承长征精神,要求我们具备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信仰、忠诚于党,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根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