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南充日报: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营山县解决民生“短板”问题纪实
来源:南充日报        发布时间:2014-11-21 09:09:39

 

  初冬时节,踏访营山城乡,记者见到农村掀起了交通建设大会战热潮,城区道路及管网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工程扎实推进,环境治理深入开展。
  近年来,营山县委、县政府把解决民生短板放在突出位置,探索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一件件便民、利民、惠民、为民实事,奏响了一曲曲和谐幸福乐章,描绘了一幅幅温暖民心的民生画卷。

突破瓶颈 畅通交通“毛细血管”
  记者来到营山县偏远的消水镇巴岩村,在村道水泥路建设工地看到:混凝土搅拌机飞速运转,运料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一条崭新平坦的水泥路向前延伸。
  这条村道长7.3公里,按路基宽4.5米、有效路面3.5米、15厘米水稳层、20厘米混凝土标准建设,可望年底前竣工通车。“这条通村水泥路,结束了咱祖祖辈辈肩挑背磨的历史,实现了汽车开到家门口的梦想!”村民潘玉书激动地说。
  这是营山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达成高铁的建成营运、动车的始发停靠,南大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巴南广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营山作为川东北次级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步凸显。
  “我们必须积极对接对外高速交通网络,畅通内部交通‘毛细血管’,大打一场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营山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敲定了规划:到2017年,完成县内干道改造,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要打好这场大会战,钱从何来?“十二五”规划中,国家给营山村通水泥路是600公里的“盘子”,全县村道要突破2500公里,资金缺口大。
  营山创造性地推行“竞争立项”的办法,调动村民积极性。村委会采取“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等方式召开群众大会,通过村组动员、乡镇申报、交通运输局实地规划的程序,对议事效果好、建设积极性高的行政村优先安排项目。只要村民每公里能够自筹20万元,县财政就按每公里25万元标准进行补助。
  竞争激活一池春水!村民积极性陡然提高,“要我修路”变成“我要修路”。据统计:去年,全县新修通村水泥路500公里;今年,开工建设了520公里通村水泥路,目前已建成350公里。营山县委书记鲜俊才说,解决老百姓出行难,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
  去年,营山全面完成了省道204线营山段、营山至徐家道路大修改造,以及11条80公里农村断头联网公路建设,今年改造升级8条130公里干线公路,正如火如荼进行,同时3条重要县际乡镇连接线加快推进。
  “目前,营山县国道实现‘零’突破,省道公路达到4条,将实现11个老区所在地全部通省道,这是交通快速发展的见证。”营山县县长罗明远说。

多措并举 打响安全饮水攻坚战
  地处嘉陵江和渠江分水岭地带的营山,无大江大河,十年九旱,农村生活用水紧张,县城高楼供水不足。为应对停水,县城居民在装修时会备上一个水缸。
  营山县城供水水源来自幸福水库,但从水库至县城只有一条1992年铺设的DN500铸铁输水管道。县城净水厂建于1993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近些年,随着县城规模迅速扩大,供水矛盾日益突出。营山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再建一条原水输水管道,再造一座净水厂”的重大决策。
  经过几个月奋战,2012年底完成了取水头部建设和幸福水库至县城约11公里DN800原水输水管道安装,并接入老水厂投入运行。城北净水厂厂内工程于2013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前试通水。据介绍,一期工程竣工后,县城将形成两条原水主管、两座水厂互动互补供水网络,日供水能力可达6万吨。二期工程实施后,将达到日处理原水8万吨的能力。
  幸福水库作为营山县城唯一供水水源,万一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咋办?备用水源哪儿找?今年,营山再出大手笔,从嘉陵江引水!引水工程投资2.5亿,从嘉陵江蓬安县段小泥溪处引水,铺设输水管27.5公里进入城北净水厂,最终将实现日输水10万吨的能力。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在营山农村,特别是边远乡镇,一些农民饱受饮水难、水质差的困扰。营山县确定了“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构建起一套科学运行机制,强力推进各类水利工程建设。
  截至2013年底,营山先后实施17个批次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财政投资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解决了28万农村居民和3.6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今年,还将投入3600万元用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完善功能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街道改造后平整宽敞,道旁树木生机勃发,店铺装饰上档次,城市管理规范有序。漫步营山旧城区,让人感受到“灰姑娘”经过梳妆打扮后变成了“靓女”。“过去,每下一场大雨,门市就会被淹一次,这一地段很多门市都建起‘挡水墙’。”文林街副食店老板刘兵告诉记者,今年9月中旬和10月下旬县城持续遭遇暴雨,由于街道排水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街道没有明显积水,县委、县政府确实为市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201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老街道和管网改造。去年,投资6500万元对县城翠屏路、文林路、新北路等全长5.2公里的7条街道进行了改造。
        今年,投资5500万元对外西街、正西街、模范街等全长4.8公里的9条街道实施改造。
  这是一次街道现代化的改造,拆除原来破损路面,将车行道铺筑为沥青路;铺设雨水管、污水管,真正实现雨污分流;采用压印、透水混凝土和花岗石铺装改造人行道;规范水、电、气、通讯管网杆线和交通标识;全面实施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竣工后,不仅彻底解决了城区内涝问题,而且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
  过去,北门河污染严重。近年营山实施北门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造了十里生态景观长廊,修建公园2个、广场10余个,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游玩、休憩空间。但南门河两岸生活污水直排河中,今年,县委、县政府再发力,启动全长5.2公里的南门河及走马岭河整治工程。通过疏浚河道、建设防洪堤、解决污水直排问题,改善县城人居环境。
  为缓解城区入学难、大班额等矛盾,近3年来,营山县政府划拨土地为城区学校扩建教学用房近10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近200个。由于县城西边无一所学校,该县决定投资1.5亿元在县城西边建一所占地150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后将形成80个教学班规模,招收学生可达3800人。
  营山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建3家公立医院,已无偿在城东划地155亩给人民医院、城西划地25亩给妇幼保健院、城北划地60亩给中医医院扩建新院区,请来新加坡等地专业设计师进行高标准设计。近3年,全县新增医疗服务人员300余人。
  针对体育场所匮乏的实际,营山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按照县城50万人口规模,建设奥体中心。规划占地119亩,概算总投资1.3亿元,主要建设体育馆、游泳馆和健身中心。即将动工,预计2016年竣工投入使用。
  随着民生问题解决的力度越来越大,一项项民生实事不断告捷,一幅浓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画卷正在营山大地徐徐展开。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