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南充市纪委的统一部署,蓬安县针对典型案件暴露出的县委政府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规范、改革创新、务实管用”原则,启动实施了县委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清权定界。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原则,对县委、政府及其成员,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的职能职责进行了全面梳理,摸清权力底数,厘清职权边界,适当分解和科学配置班子成员权力,把财经、规划、国土管理等一些原本属于政府的职权归还政府,从制度层面防范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
准确分类。坚持依法依规、开门开放搞制度建设,集中查阅了与县委政府权力运行相关的近百部法律法规,先后向“两代表”、“一委员”等各界代表征集意见建议72次,并赴广元苍溪、成都武侯等地学习考察。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拟订了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建设清单,共6大领域33项制度。其中,县委县政府权力边界领域有7项,管人用人领域有9项,财政资金管理4项,国有资产管理4项,项目管理5项,廉政监督4项。
逐步推出。坚持“分期分批、急用先建”,及时启动、分批推进制度制定工作,力争年内全部完成。目前,已制定出台8项制度,分别是:《中共蓬安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蓬安县政府常务会工作规则》、《蓬安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蓬安县拍卖出让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工作规程》、《蓬安县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管理意见》、《蓬安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蓬安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意见》、《蓬安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另有《蓬安县政务公开制度》、《蓬安县国有资产管理和处置制度》、《蓬安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县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工作办法》、《蓬安县规范性文件廉洁性评估暂行办法》、《蓬安县民主生活会制度》等5项制度已完成起草工作。其余20项制度,已完成调研、讨论等前期工作。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思路,在具体实践中再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每一件制度务实管用。
蓬安县实施县委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建设以来,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取得了良好阶段性成效。一是提高了权力运行透明度。新出台的《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明确了议事决策原则、事项、程序等内容。拓宽了列席人员范围,与研究事项有关的县政府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均可列席;研究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工作,实行会议“双记录”;对非涉密研究事项,均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报道,提高了议事决策透明度。二是增强了议事决策的科学性。县委常委会议实行班子成员倒序发言、主要领导末位发言,使议事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新出台的《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改变原县委主要领导担任规委会主任的做法,由县长担任主任,实行“现场踏勘、专家把关、集体决策、公众监督”的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三是提升了工作效能。改变过去财政资金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以财经领导小组取代政府常务会等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资金支出管理的意见》,废止了财经领导小组,明确了临时追加预算资金管理、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等具体内容,明确规定10万元以下的追加资金由分管领导、常务副县长、县长按规定权限审批后执行,10万元以上的由政府常务会集体审议。该制度试行以来,政府常务会及时审议资金支出5批次4100万元,提升了经费拨付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增强了管理的规范性。出台《蓬安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明确了工程变更原则、变更程序、变更价款确定等具体内容,有效杜绝了个人擅自进行工程变更的问题,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出台《蓬安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有效堵住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不规范、不到位的漏洞。出台《蓬安县拍卖出让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工作规程》,解决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今年,县政府拍卖出让2宗国有土地,拍卖佣金大幅下降。五是增强了监督的实效性。在制度制订过程中,对每一项制度、每一条操作规则都配套责任追究的廉政监督措施,增强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从源头上扎紧了“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