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带来的是喜悦,也带来了烦恼。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升学宴又有了抬头的苗头和趋势,南充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顶住违规办升学宴、谢师宴,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
短信提醒:一经发现 从严查处
7月16日,南充市纪委监察局向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发出提示短信:“请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准则,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操办‘升学宴’,收受红包礼金借机敛财,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从严查处,并点名道姓通报全市。”提醒短信还同时公布了南充市纪委监察局举报电话。
南充市纪委负责人表示,对于违规办升学宴等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纪从严查处。为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办红白喜事,南充市纪委正在起草具体办法,拟对领导干部办宴席请客进行规范。
进入假期以来,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营山县等地均通过廉政短信、廉政广告等形式向广大党员干部,部分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发出了“升学宴”、“谢师宴”警示短信。
南部县:设宴请客要提前10个工作日报告
为了规范领导干部设宴请客事宜,南部县早先就发出了《关于坚决制止领导、党员、干部借婚丧喜庆之际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借机敛财的紧急通知》,对南部县内各级领导、党员、干部组织或参与本人、配偶、父母、子女的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乔迁新居、庆生祝寿、升学留学、参军就业等十二类事宜进行规范。
规定要求,对于确实需要办宴席请客的,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前10个工作日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借机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对确实无法拒收的礼金,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向县纪委报告,并全额上交违纪资金。同时,规定要求在职领导干部一律不准在宴请上致辞、讲话、证婚等。
顺庆区:七条禁令规范升学宴谢师宴
顺庆区日前出台七条禁令,严禁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不准以各种名目违规操办子女升学、谢师宴请活动;不准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非亲属人员)参加宴请;不准变相操办子女升学宴、谢师宴请活动;不准借子女升学之机收受礼金、礼品及赞助;不准用公款为入学新生送红包、物品、有价证券等(除扶持资助贫困学生外);不准利用公款、公物和公车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不准参加除自己、亲属之外的子女的升学、谢师等宴请活动。
区纪委、监察局表示将通过受理举报、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阆中市:纪检干部酒宴不超过10桌
阆中市今年6月连发两次文件,禁止党员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大操大办子女升学宴,规范纪检监察干部操办、参加婚丧嫁娶、庆生祝寿、升学留学、乔迁新居、开业庆典等事宜。
该市规定,党员干部举办子女升学宴,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严禁大操大办、委托或授意他人代为操办、分批次或多地点变相大操大办;严禁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及个人以及其他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关系的非亲属人员参加;严禁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关系的非亲属人员的礼金,或者向个人、机构索取资助等其他方式借机敛财;严禁利用公款、公车、公物等操办宴席。实行事前报告制度,党员干部举办子女升学宴,应提前15日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
对纪检监察干部操办、参加婚丧嫁娶、庆生祝寿、升学留学、乔迁新居、开业庆典等事宜,阆中市规定:不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酒宴控制在10桌以内,实行报告制度;不准参加非亲属在任何地方举办的婚丧嫁娶酒宴,不准以任何形式对非亲属的婚丧喜庆活动赠送钱物;不准以任何形式邀请非亲属参加本人以及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操办的婚丧喜庆活动;不准动用公车、公物等公共资源和设施办理婚丧喜庆事宜,使用私车或者租用车辆应控制在6辆以内;不准借婚丧喜庆事宜参与或者举办封建迷信活动。
营山县:违规举办升学宴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6月底,营山县纪委、监察局发文出台“铁规”:严禁党员干部借子女升学之机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对因工作措施不强、监管不力、教育不到位,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党员干部违规举办“升学宴”问题的,将按照“一案双查”的要求追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铁规”除要求明确实行事前报告制度外,还要如实填写《党员干部举办“升学宴”事宜报告表》,并签订廉洁承诺书。
县纪委负责人表示,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通过受理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现场督查、明查暗访及舆论监督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对个别党员干部、国家公务人员违规举办“升学宴”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一起。对因工作措施不强、监管不力、教育不到位的,按照“一案双查”的要求追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