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旧新闻中心
正风肃纪“ 9+x”专项整治之全市“低保问题”清理宣传工作专辑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4-07-09 12:02:50

我市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关系保”“人情保”无处遁形
(6月20日南充日报头版头条)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以来,各县(市、区)及时对所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部分县(市、区)已查实并纠正了“关系保”“人情保”等违规现象。
  此次清理整治以县(市、区)为单位,对2014年4月底在册的所有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重新审核审批,准确掌握低保对象信息,完善相关资料。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进行清理清退;符合低保条件的,按程序重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重新确认补差标准。
  昨日,记者从西充县政府获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房管、民政等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展开自查自纠,清理了不符合条件的廉租房住户和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
  “将进一步加大清理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严格执行准入和退出制度,规范操作,阳光运行,同时欢迎广大群众拨打电话4226657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举报。”西充县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群众反映的廉租房及租赁补贴发放问题,自3月29日起,西充县房管局启动了廉租房住户和租赁补贴发放对象的审查清理工作。截至目前,查处了不符合享受保障条件的对象146户。
  西充县民政系统自4月22日起,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进行清理。工作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采取核实资料、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全县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公示等环节和低保资金拨付、发放、使用情况是否规范、公开,以及群众举报、投诉问题登记反馈情况进行清理审查。对城乡72747人低保对象进行了清查核实,截至目前,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5052人、城市低保对象825人。
  据了解,南部县启动城乡低保清理清退工作以来,对辖区内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清理和重新认定,重点清理国家公职人员、基层干部亲属违规享受低保的情形,查实并纠正“关系保”“人情保”等违规低保对象13198人,取消基层干部家庭享受低保1593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先后3次组织民政、财政、纪检等部门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坚决纠正保人不保户、轮流享受、二次分配和平均分配等错误行为,对违规操作的有关人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南部县还通过县电台阳光政务热线、县有线电视台、县(乡)政务服务中心、手机短信平台、政务微博平台等公开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先后收到群众实名举报100余人次,查实并给予纪律处分3人,司法机关立案调查2人。
  顺庆区、阆中市及时开展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搞好调查核实,完善档案资料,健全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审批程序,坚决取缔“人情保”、“关系保”、“骗取保”、“福利保”,确定现有的低保对象是否继续享受低保,新申请对象是否符合低保条件,确保低保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加大清理整治力度 杜绝“关系保”“人情保”
(7月9日南充日报二版) 

 

  昨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彬前往市民政局,就我市开展城乡低保清理整治工作进行督察调研。
  在听取市民政局负责人汇报后,刘彬说,要把城乡低保清理整治工作巩固好,形成长效机制,继续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对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该退就退,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该进就进,按标准全面公示低保对象姓名、性别、年龄、申请低保理由等信息,让群众知晓,让群众来评判,杜绝“关系保”和“人情保”。
  刘彬强调,要着手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城乡低保清理整治工作要有专人抓、专人落实、专人监管监督,建立监管监督机制。同时还要处理好清理整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刘彬还对嘉陵区文峰街道办二龙社区低保清理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察调研。


 

目前,全市拟清理取消2.7万人低保资格
2359人主动申报“不吃低保”
(6月20日南充晚报二版头条)  
 

  “我的条件不符合,我主动‘退保’。”昨(19)日上午,高坪区长乐镇空洞坳村组织村民代表等对新申报低保的村民进行民主评议,在村干部讲完哪些情况不能吃低保时,该村二组村民李方义突然插话,提出退出低保。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从5月底我市启动低保清理整治工作以来,目前全市已有2359人主动申报“不吃低保”。
七旬石匠  主动申报“不吃低保”
  高坪区长乐镇空洞坳村村民李方义今年70岁,33年前自己37岁时,妻子撇下3个女儿去世,他就又当爹又当妈将孩子拉扯大。“那时,小女儿才5岁,大女儿也才9岁,将她们抚养成人,吃了不少苦。”李方义说,他年轻时只有一间猪圈供自己住,直到结婚后他才有机会修了两三间屋,他靠一边做石工一边种庄稼来养活自己父女四人。
  “从去年开始,我就享受了低保。”李方义告诉记者。但就在昨年,不愿离开爸爸的大女儿、二女儿从外打工回家,共同筹资修建了一栋漂亮的楼房,李方义也搬了进去。记者在李方义新家中看到,这栋楼一楼一底,共有3通,每通面积都有100多平方米。所以在19日上午,空洞坳村组织村民代表等对新申报低保的村民进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宣传了相关政策后,李方义想到现在儿女孝顺、有出息,自己又不符合条件,就主动提出“退保”。
清理整治  全市2359人主动“退保”
  今年5月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听取群众意见,为了解决“人情保、关系保、骗取保、福利保”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城乡低保清理整治工作,清理对象包括“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或有铺面及经营性质资产收益的低保家庭”等10种情形。
  “在我们高坪,像李方义大爷一样的,截至上周四的数据,共有1121户1705人。”高坪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志森告诉记者,该区隆兴乡,主动“退保”就有127户196人,全区拟清退2812户3884人的低保资格。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于5月下旬开展城乡低保工作集中清理整治工作,对所有低保对象重新完善资料、重新审核认定,痛下决心解决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8日,全市拟清理取消27527人的低保资格,其中2359人自愿申报退出低保。

 

今年5月以来,我市全面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2.7万人
其中,约3000人主动退保
(6月28日南充日报二版)

 

        本报讯(记者 张春华)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今年5月以来,我市大力开展全市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清退各类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7万人。
  据了解,我市开展低保工作至今已有15年,80余万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由于对象数量大、情况复杂,存在少数操作不规范、信息不公开、资金管理不到位和监督检查不认真的问题。去年,全市共查处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35242人。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强化了低保专项整治工作。今年5月26日,我市召开专门会议,明确提出强力整治清理城乡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骗取保、‘福利保’”等突出问题,对2014年4月底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审核,准确掌握低保对象信息,完善资料;对符合条件、未纳入城乡低保的对象,按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清理清退;对低保对象补差标准进行规范、统一。
  按照《中共南充市委办公室、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安排,5月26日至6月5日为宣传发动阶段;6月6日至7月20日为清理整改阶段;7月21日至7月31日为总结完善阶段。目前,我市各地均切实有效展开清理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出各类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8000户,共2.7万余人。
“清理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对各类违法、违规操作起到了震慑作用。清退的2.7万余人中,约3000人为主动退保。”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动该项工作扎实开展,让所有符合条件者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者一个也不留下。



 

我市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3万余人
(7月2日南充晚报二版)

 

        本报讯 “从本月起,我市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80万城乡低保对象受益。与此同时,全市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3万多人。”7月1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城乡低保专项清理工作,查实并纠正了“关系保”“人情保”等违规现象,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3万余人,其中主动退保的就有3000多人。
南充晚报记者 何刚 实习生 陈高洁



 

有房有车库 全家吃“低保”
目前,民政部门决定取消该家庭低保享受资格
(7月5日南充晚报三版头条)  
 

        本报讯 城里有车库,有百余平方米的住房在出租;丈夫从事婚庆摄影多年,今年初外出打工;妻子现有每月上千元的退休工资。近日,群众向市长信箱举报顺庆区一“有钱家庭”3人全部吃低保。昨日,记者从市长热线信箱办获悉,经民政部门调查核实,该家庭现已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条件,决定取消其低保享受资格。
  据顺庆区民政局调查,群众举报的“有钱家庭”为现年51岁的朱某家,其现有家庭成员3人。其妻子王某(现年46岁);女儿朱某某系在校大学生,将于2015年毕业。现一家三口享受月低保金为615元。朱某于2002年7月,因家庭生活困难,本人高度近视,且夫妻双方均为下岗失业,女儿正在上小学,遂在其当时户籍所在地的东南街道办事处大西街社区申请城市低保,经社区、街道调查核实后,符合低保享受条件,于当年8月将该家庭3人纳入城市低保。
  朱某下岗失业后从事婚庆摄影,据行业内人士估算,近几年朱某做婚庆摄影的年收入大约为3至5万元。今年初,朱某因随着年龄增长及眼睛近视程度的增加难以继续从事婚庆摄影,目前外出打工,月收入不详(其本人不提供相关情况)。另据民政部门了解,朱某妻子下岗后又被单位返聘,于2013年11月内退,2014年实施退休工资1068元/月。
  民政部门调查还发现,朱某现户籍登记在顺庆区某街,该住房登记信息显示所有权人为朱某已去世的姐姐。朱某本人现确有房屋1套,面积为118.51平方米,目前正出租,其也有车库1个,面积25.79平方米。
  “根据目前调查情况,朱某夫妇实际家庭收入已明显高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隐瞒房屋出租、其妻下岗后被原单位返聘等信息,且不配合调查。该家庭不符合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7月1日,顺庆区民政局在给市长热线信箱办的调查报告中表示,根据低保政策的有关规定,决定取消该家庭城市低保享受资格。
 


 

嘉陵区:全面清查城乡低保对象杜绝“关系保”
(6月10日南充日报四版头条)

 

  今年2月以来,嘉陵区对6万多名城乡低保对象的低保资格进行了全面清查,截至目前,已取消1723人的城乡低保资格。
进村入户 核查低保对象资格
  “陈大爷,我们来核实一下你的家庭情况。你们家里有几口人,都在做什么?”近日,在嘉陵区曲水镇钟家桥村,低保清查小组工作人员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对该村低保户进行入户调查。工作人员首先查看低保户的户口,了解低保户的家庭成员、是否享受社保等情况,了解低保户的生活状况。
  “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发生变化了,那么他是否享受低保以及享受低保的标准同样要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低保对象大学毕业或成年已就业的、低保对象已经死亡的、有就业能力而无特殊困难的、外出务工且每月低保资金由别人代领的,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以上的,一旦查出,必须对该低保对象的低保资格进行重新审核。
  自2月以来,该区成立了6个低保督查小组,由区民政局牵头,各级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倾力配合,通过走访座谈、入户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对该区6万多名低保对象进行了一一核查,其中,有1723人因不符合低保条件被取消低保资格。“此次清查,入户调查率达到百分之百。”嘉陵区低保局局长任姝蓓说,下一步,将依据调查的结果,把应该享受低保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提高家庭特别困难群众的低保标准,“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
严格管理 杜绝“关系保”
  目前,嘉陵区有农村低保对象49307人,城市低保对象16316人,每月支出低保资金794.7万元。“在低保对象的管理上,民政部门要严格把关,杜绝不合理的‘四保’,即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重复保。”6月5日,嘉陵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村(社区)干部及亲友、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及亲友违规享受的“关系保”和“人情保”,如果从一开始在低保的评议、审核、审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就能从源头上杜绝它们的出现。而“错保漏保”和“重复保”的出现,是由于民政部门不了解低保对象的家庭情况造成的,坚持入户调查,多方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群众的家庭情况随时都在变化,这就需要民政部门实时了解这些情况,对低保对象进行动态管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每年一次的低保资格全面清查外,该局不定期对低保对象进行抽查,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
强化监督 让低保资金落到实处
  6月6日,记者在嘉陵区火花街道陈寿路社区看到,不少群众围着信息公示栏,观看社区低保公示名单。名单上详细列出了各低保户的姓名、身份证号、补助人口、每月补助金额等信息。
  “按照国家规定,新的低保名单确定后,必须经过7天公示、群众无异议后,才能执行。如果群众对名单有意见,社区必须重新审核。”陈寿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群众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可以向社区或民政部门举报,“我们接到举报后,首先暂停发放被举报对象的补助,然后核实这个人的具体情况,一旦发现举报属实,将立即取消其低保资格。”
  “我们鼓励群众监督,严格执行低保名单公示制度和举报暂停制度,让低保政策落到实处,惠及城乡广大低收入群众。”任姝蓓说,通过前段时间的清查工作,有1723人被取消城乡低保资格,每个月将节约低保资金近20万元,如果把这些资金利用起来,能够让更多低收入群众享受到政策的好处。

 

南部县:清风激荡正气扬
(6月11日南充日报三版头条)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南部县找问题,堵漏洞,正风肃纪,切实解决“四风”问题。
  “我们通过找问题,稳步推进各项监督检查工作。”6月10日,南部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底,该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严格审核“三公”经费,清理楼堂馆所及办公用房,抽查单位58个,纠正服务群众不到位、不及时行为11个,督促19个单位上墙公示“三项制度”;7个签到制度不规范、外出公示不及时的单位得到整改;抽查办公用房116间,对“虚增人员”搞变通的行为进行了纠正,对46个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
  该县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了清理整顿工作,查处乱占乱拆乱建行为95起,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115个。开展会员卡清理工作,查处违纪违法人员38人。
  南部县把低保清理工作作为正风肃纪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对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明确乡镇(街道)的审核责任,县政府与73个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申请受理、调查、评议和公示等审核责任,把低保作为民生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层层抓落实。
  该县发送短信35万余条,悬挂标语1642幅,拨打固定电话用户38737户,收集群众意见2510条,使低保政策家喻户晓。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吃低保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干部及其家属一律不得吃低保。该县制定了低保公开评议办法:评议前3天,村(居)委会通过电话、短信或上门等方式将评议时间及地点告知辖区所有居民家庭。该县低保资金一律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打卡直发。同时,对低保对象定期进行审核,确保进口、出口通畅。经过清理,该县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5984人。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5月,我们在省内率先开通24365市民生活全天候服务平台。”南部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平台运行以来,接听电话12003个,收到群众诉求6848个,解决诉求4832个,切实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南部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正风肃纪工作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该县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了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出台了《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备案制度》、《南部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高坪区:重拳整治低保乱象 1000余人主动退保
(7月1日南充日报三版头条) 

■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783户、3894人。其中,756户、1043人主动退保
■新增低保对象1511户、2265人


        “吴书记,我来退低保,把名额让给更加需要的家庭。”6月25日,高坪区白塔街道办梨树街社区居民陈大爷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佑萍,主动要求退出低保名额。“前几年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现在好多了,儿子做生意又赚了些钱,我决定把低保名额让出来。”据了解,近1个多月来,该区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783户、3894人,其中,756户、1043人主动退保。
“一键清零”重新定界
  据介绍,高坪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保入口不严、出口不畅,特别是“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对全区3.1万余户、6.3万余名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从5月初开始,该区按照重新申报、重新评议、重新审核、重新公示、重新审批“五个重新”要求,对全区低保对象全部清零,重新审批。纠正错保、漏保,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建立组织领导、定期沟通、蹲点督导、明察暗访运行机制,确保低保清理工作有序推进。印制1.2万余份城乡低保宣传资料,张贴到全区399村(居),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监督。仅1个多月时间,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783户、3894人,新增低保对象1511户、2265人。
“四个必须”应保尽保
  据介绍,该区按照一户一表、一户一号、一户一证、一村一册、一乡一档“五个一”要求,重点核查是否有违规享受低保的对象、是否有重复享受低保的情况以及低保金是否有滞留和被二次分配现象。采取无记名甄别、分类筛选、入户核查、群众评议、重点比对、张榜公示6个环节进行核查,坚决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按照应保尽保、特困重保、阳光施保要求,把低保对象划分为A、B、C、D四类,对低保工作人员、村(居)委会成员享受低保的近亲属实行备案。做到“四个必须”:申报家庭必须出具《申报承诺书》、《停保约定书》;村(居)、乡镇(街道)入户调查人员必须在《入户调查责任表》和《调查审批表》上签字;各类汇总表册必须经由乡镇(街道)负责人、分管领导和民政干部联合审核、签字盖章上报;低保工作经办人员、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必须填报《近亲属家庭享受低保情况备案表》。凡违背政策搞“人情保”、“关系保”,对低保对象“吃拿卡要”、无故不按时发放低保金、贪污挪用低保金、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低保金、干扰低保管理秩序等行为,涉及违纪违规的,一律报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部门处理。截至目前,该区签订《申报承诺书》15000余份、《停保约定书》1623份,发放《入户调查责任表》、《调查审批表》63000余份,对210户、316名享受低保的低保工作人员、村(居)委会成员近亲属实行备案核查。
“两级公示”阳光运行
  隆兴乡五棕堂村村干部吴乐兴介绍,“申请低保,需经村民小组民主评议,经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人员评议通过后,方可向乡政府申报。”该村70多岁的村民杨大勤身有残疾,儿子、儿媳失去联系多年,与老伴相依为命。经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他被纳入低保申报名单。
  据悉,高坪区采取“两级公示”、阳光运行等办法,清退不合格低保对象。乡镇(街道)根据调查、评议结果,研究并提出审核意见,将审核结果在村(居)委会公示栏予以公示。区民政局对乡镇(街道)上报的资料进行复核,将拟纳入低保对象的名单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公示栏予以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进行集中审批。对弄虚作假、未按要求公示的,将推倒重来,并报请相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
  截至目前,该区399个村(居)已完成低保对象的调查、评议、审核和公示工作,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783户、3894人,其中,主动退保756户、1043人,新增低保对象1511户、2265人。

 

 

谁该吃低保 群众说了算
阆中市通过民主评议,取消6882户、7798人低保资格
(7月2日南充日报三版头条)

 

        “下面请大家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杨泽明等16人进行不记名投票。”6月23日,在阆中市治平乡莲花村,由低保户代表、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28人组成的低保资格民主评议票决活动正在进行,这已是该村第三轮投票确定低保对象。
民主评议:低保资格群众定
        “这次低保评议村民盯得紧,争论很激烈。这种形式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杜绝了‘人情保’、‘福利保’和‘关系保’。”村民代表邓永雪说。据了解,莲花村有650人。第一轮民主评议对38户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了评议,22户通过评议,进入第二轮民主评议环节。经过第二轮民主评议,只有11户进入第三轮评议环节。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福忠逐户介绍进入第三轮评议环节的家庭情况,并向村民代表出示相关证明。村干部不参与投票,监票计票由现场推选的村民代表担任,评议通过后,村民代表签字并按手印,进行张榜公示。
治平乡党委书记杨克辉介绍,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该乡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摸清低保户的基本情况,由村民代表组成的低保资格评估团按低保条件进行逐条比对,推荐符合低保条件的群众,并张榜公示,将符合条件的人选上报村委会,进行民主评议。
        明确标准:该不该吃一目了然
  据介绍,此次清理对象主要是今年4月登记在册的城乡低保人员,重点对“人情保”、“关系保”、“福利保”等进行集中清查。
该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途径,大力宣传低保政策和清理整治方案以及必退和新进人员条件,提高群众知晓度。
拥有大额(2万元以上)存款(有价证券)、小车、中(大)型客车(货车、船舶)的;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或有铺面及经营性资产收益的;正在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或退休金的;有营业执照的个体私营业主或企业主;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或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直系亲属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或大型企业工作的;已死亡,但仍在继续享受低保的;户口迁出或长期居住在异地的;因占地失地或旧房旧城改造拆迁得到妥善补偿安置的低保对象,都将被取消低保资格。
        据介绍,新申请享受低保的家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二级重残户、多残户、重大疾病户、变故户、单亲户、代养户、占地户等。
        在舆论引导、信息公开的双重压力下,阆中市各乡镇(街道)出现了主动退保现象。鹤峰乡七里扁村党支部书记任永林的母亲现年81岁,任永林认为自己有赡养能力,主动代其母亲放弃低保。据统计,本次清理工作展开后,该市主动退保1406户、1839人。
严格把关:错保漏保干部担责
        “低保清理工作每年都在进行,但这次更为彻底,并有所不同,由以往民政局当主角为现在乡镇(街道)当主角,民政局负责督导、检查和审核;变短期公示为长期公示,每季度进行公示,让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得到保证。”阆中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大平说。据了解,自清理工作开展以来,该市采取“一看”、“二问”、“三查”、“四登”、“五访”、“六议”的方式,看家庭居住、生活等情况;问家庭成员就业、收入等情况;查户口、查收入、查房产、查消费、查表象;登记《阆中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情况卡》;走访邻居、基层干部及其他知情单位和知情人,了解低保家庭真实情况;与村 组干部、居民代表一道评议,确定现有的低保对象是否继续享受城乡低保,新申请对象是否符合低保条件。
        对新申请的低保对象,该市一律入户调查,凡未入户或未见到享受户的,坚决不予审批。入户调查后,评议小组按照低保条件进行评议,确定是否纳入低保。经过入户调查、小组评议后,对拟纳入的低保对象,必须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公示7天以上,接受社会监督;乡镇(街道)必须常态化设立低保公示栏。对拟纳入保障范围的对象,由乡镇(街道)统一报送民政局。民政局进行抽查复核后,由民政局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审批。
        对入户调查不认真、讲人情、讲关系、徇私利、不作为、不负责、把关不严的,追究相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发现有一起因入户调查人员、入户复查人员讲人情、讲关系、徇私利、不负责造成错保的,对直接责任人一律辞退、开除或免职(或启动罢免程序依法罢免职务);在一个村(社区)辖区内一个年度内发现两起错保的,免去村(社区)书记、主任职务;一个乡镇(街道)辖区内一个年度内发现5起错保的,免去(或撤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职务;对因乱保、错保、骗保构成违法犯罪的,一律依法依规追责,追回乱保、错保、骗保资金并罚款。
        “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由市监察局、组织部、民政局等部门统筹设立监督机构,负责常年专项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或其他人员作为低保监督员,对低保工作进行常年性社会化监督,增强低保工作透明度;设立低保工作举报电话,凡有举报,都将调查核实,严厉查处。”阆中市民政局局长袁才武说。
        截至目前,经民主评议,该市取消低保资格6882户、7798人,新进低保对象6733户、7084人。

 

蓬安:阳光低保 986人被取消低保资格
(6月26日南充日报三版头条)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吃低保”不公平这一突出问题,蓬安县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该县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截至目前,已有986人被取消低保资格。
        6月23日,记者从蓬安县民政局获悉,从今年4月开始,该局组建低保督查小组,深入全县592个行政村和55个社区开展低保核查清理工作,对全县77083个低保对象逐一进行核查清理,截至目前,已取消986人的城乡低保资格,新增城镇低保对象55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73人。
        “拥有大额存款、有价证劵、大货车、客车、小轿车等八类人员将取消低保资格。”这样的短信发到了兴旺镇母大爷的手机上,他说,“哪些可以吃低保,哪些不能吃低保,短信上写得非常清楚。”
        据了解,为了让老百姓了解低保政策,蓬安县民政局对手机用户开展了“城乡低保核查清理重点”、“监督举报电话”、“民主评议办法”等低保政策信息宣传。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短信24万条。
        “张大姐,我们来核实一下你的家庭情况。你们家几口人?都在做什么工作?”6月22日上午,蓬安县相如镇笔架山社区居委会的两名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小区,对已享受低保的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工作人员除了了解低保户的家庭成员、是否享受社保等情况,还查看了低保户家中是否购车、购买高档家具等相关情况,并进行了登记。
        “入户调查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绝不漏一户。”笔架山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低保核查清理工作启动后,该社区成立了低保核查清理工作小组,对低保户进行入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居住条件、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水电气支出等情况进行了登记,填写入户调查表,并由户主和调查人员签字。
        据蓬安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核查工作坚持“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低保政策,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杜绝“错保漏保”,对该清退未清退,以及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低保待遇和干扰低保申报审批管理秩序等行为,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自4月以来,蓬安县成立了5个低保督查小组,通过走访座谈、入户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对低保对象一一进行核查。“此次清查,入户调查率达到百分之百。”蓬安县民政局低保股长邓凤霞说,下一步,将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民主评议和审批工作,整个工作将于9月初完成。
        据了解,此次核查清理的重点是:购房、购车、从事个体工商业等家庭生活条件明显高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每人每月收入360元,农村每人每年收入2200元)的低保对象;家庭成员中有领取退休金、大学毕业或成年已正常就业,且家庭收入高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低保对象;家庭有两套以上住房(含两套)或有商业经营门面的;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进入收费学校就读的;外出经商、务工或离开本行政区域超过1年以上,不能准确掌握其家庭经济收入的;拒绝接受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情况的;已死亡,仍在享受的低保对象。此外,县、乡、村(居)三级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直系亲属不符合条件享受低保的对象。
        为避免低保工作中出现“人情低保”、“关系低保”,蓬安县民政局实行“阳光操作”,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截至目前,接到举报电话100余个,调查、核实、取消46户家庭的低保资格。


 

西充:严把低保“入口”畅通低保“出口”
3385户不符合条件低保家庭被清理
(6月12日南充日报三版)

 

        6月10日,记者从西充县民政局获悉,该县开展了低保核查清理行动,针对城乡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骗取保、福利保”等问题,目前已清退不符合政策的低保对象3385户。
        “每户必查,入户审核,户户落实。”据该县双洛乡党委副书记郑辉介绍,在这次专项行动里,双洛乡取消农村低保102户。
        据该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清理行动中,民政部门深入到该县各个乡、镇、村(居),采取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县低保申请、审核、公示等环节和低保资金拨付、发放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且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对群众举报、投诉的低保案件进行查处,全面打造“阳光低保”。
        据了解,以前退保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群众来信来访、下级上报等,工作方法简单、效率低,从而造成低保对象大都“只进不出”,让部分群众误认为低保是终生享受的。如今,西充县民政局深入社区和村组逐户逐人核实,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变化情况,根据就业、家庭收入等变化情况,畅通了低保“出口”。

 

顺庆:全面清理城乡低保对象
(6月13日南充日报三版)

 

        6月6日上午,记者从顺庆区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会上获悉,顺庆区委、区政府从当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据了解,本次专项清理对象为今年4月底在册的所有城乡低保对象。
        重点对以下人员进行清查,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清退:出嫁、死亡、服刑、户籍迁出本区的(大中专在校学生除外);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达半年以上的;已领取退休金、遗属补助的人员;大中专学校毕业已6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佩戴贵重珠宝首饰、拥有柜式空调、电脑等物品的;雇用他人从事经营活动,饲养名贵宠物的;2013年6月底以来签订了限时脱保协议,年龄较轻、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拥有大额(2万元以上)存款、有价证券、营运机动车、小轿车其中之一的低保家庭;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或拥有经营铺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业主或经工商行政机关注册登记为个体户,总投资在1万元以上的;低保中的“人情保”、“关系保”和“多户一证”平均分配低保金的;享受低保人员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但其法定赡养老人、抚养人具有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且有赡养、抚养能力的;3年内修建自有住房,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家中有小汽车、经营性车辆及拥有大型农机具的;家庭成员中有择校就读、出国留学的;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直系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工作的低保对象;因占地失地和旧房旧城改造拆迁得到妥善补偿安置的人员;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能自食其力,无正当理由不就业的;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据该区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工作中,该区监察局将负责对城乡低保核查工作进行全程督促检查,对在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违规办事的当事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低保对象故意隐瞒家庭情况,以达到骗保目的的,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触犯法律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