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旧新闻中心
利剑出鞘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25 19:31:00
    去年12月12日,市纪委监察局网传出消息:市公交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罗涛涉嫌违纪被市纪委立案调查。之后,市纪委监察局网再次传出消息: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廖永国,市农牧业局农业环境监测站站长张维涉嫌违纪被市纪委立案调查。这之前,市公交公司广告公司经理王丹涉嫌违纪被市纪委立案调查。

  市纪委监察局官方网站密集传出的消息,即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传递着重拳反腐的强大信号。

  这是市纪委监察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苍蝇、老虎一起打”要求的具体实践,展示着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去年以来,市纪委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断加大腐败案件查办力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力地净化了社会环境,以实际成效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决心下够,力量给足,旗帜鲜明反对腐败

  2013年2月5日,市纪委五届三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刘宏建在大会上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要坚持标本兼治,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市纪委监察局按照省纪委监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旗帜鲜明地查处腐败案件,回应社会的关切。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武秀就切实查处腐败问题作了周密规划,要求重点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决不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

  为确保查处工作顺利推进,市纪委监察局根据中、省纪委“突出主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职能,增设了案件三室,增加了办案力量;各县(市、区)纪委也随即调整职能,将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办案一线,强调了查处这一职能;在市直73个工作部门(单位)派驻或设立纪检监察机构,在市直26个重要部门分别增设了1名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副主任),明确力量统筹调度使用。两项措施的落实,全市纪检监察队伍得到了极大补充,为办案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出台了《查处案件协作配合工作办法》,明确了成员单位查办案件报告、通报的情形,移送案件线索和案件的流程,成员单位受理权限,查办案件协助配合的情形、方式、要求,以及责任追究的情形等,为规范成员单位查处案件协作配合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标志着查处案件大协调、大配合工作机制形成。

  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决不给腐败分子留余地

  陈邦舜原是阆中市师范学校的校长,因为没有管住自己的贪欲,收受建筑商人民币90万元。2013年8月,阆中市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陈邦舜有期徒刑8年。同年,南充市纪委给予陈邦舜开除党籍处分,按程序开除其公职。

  2013年12月,南充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罗涛涉嫌严重违纪,其中部分问题已涉嫌犯罪,被市纪委立案调查,后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年4月,仪陇县纪委严肃查处了义门乡政府利用政府工程项目名义套取财政资金5.1万元违规用于发放福利的案件,对义门乡原党委书记唐时代、原乡长周辉、党委副书记陈贵明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同时按程序免去唐时代义门乡党委书记及人大主席职务。

  为确保案件的有效查处,市纪委监察局强化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建设,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查处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就是反腐败协调机制有效运用的一大案例。2012年7月11日,市政府机关食堂装修建设项目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四川九维空间装饰有限责任公司以922.87万元的最高投标价被专家推荐为唯一中标候选人。同年7月18日项目业主提出质疑。市纪委监察局启动市委反腐败协调机制,整合力量,集中全力开展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歼灭战。调查组历时1年多时间,行程10万公里,跨越23个省(市),历尽艰辛,全部查清了涉及南充市的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实现了由1名嫌疑对象到立案调查50余人、从1个工程项目到136个工程项目的升级发展。

  2013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2053件,初核案件线索797件、立案547件,分别同比增长30.8%、11.9%、1.8%,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29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1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2人。

  抓大不放小,剑指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查处大要案件的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放过危害群众利益的看起来不起眼的案件。这些案件,看似很小,但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十分恶劣。重拳查处这类案件,更能够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更能够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低保在很多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在困难群众心中却是“天大的事情”。近年来,一些地方在低保政策执行方面大打折扣,“关系保”“人情保”问题屡见不鲜。仪陇县纪委在正风肃纪活动中,全力清理低保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去年,全县取缔违规低保5703人,其中干部及其亲属2738人,其他“人情保”、“关系保”2965人,共清退违规低保资金达32.48万元。对所有清退出来的低保名额原则上用于在原村(社区)内重新公开评定,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民生保障。清理低保问题迅速在全市展开,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清退违规享受对象6172人,此举大大消除了群众怨气,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群众交口称赞。

  危房改造是关系群众利益的大事。时任顺庆区顺河乡李家湾村村主任的李顶波在李家湾村农村危房改造中,骗得国家危房改造资金1.6万元,群众反映强烈。2013年4月25日,经顺庆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李顶波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追缴违纪资金1万元,并将此案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去年以来,营山县立案查处涉及村(居)干部职务侵占、以权谋私等方面的案件32件,占案件总数的51%,结案1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人,占处分总人数的46%。

  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治理

  如何更好地推进违法违纪问题查处工作,市纪委立足全市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盯紧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一个一个治理,一个一个解决。近年来,有群众反映教育系统有违规办学、乱收费现象,要求给予查处。市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随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雷厉风行地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还教育系统的清风正气。

  2013年8月,有群众向市纪委反映,称嘉陵区某实验中学利用暑期办培训班,收取学生不等的补课费。市纪委赓即要求市教育局、嘉陵区纪委组织调查,如举报属实,给予严肃查处。相关责任部门迅速介入,依法作出处理,责令立即停止补课、退还补课费用,并写出书面检查。很快,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在学校基建、购买教辅材料等工作中,个别教育局领导干部和经办人员无视纪律,收受他人回扣。蓬安县教育局原副局长秦某收受贿赂8.5万元,原股长龙某收受贿赂6.3万元,成为了教育系统的“蛀虫”。

  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及教育系统的案件84件,其中失职渎职35件,贪污贿赂24件,违反财经纪律15件,违反廉洁自律规定5件,严重违反社会道德3件,违反组织人事纪律2件。涉案96人,其中县处级12人,乡科级15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全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涉及教育系统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7件32人。

  与此同时,以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监督为手段,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加大了对重点领域惩防体系建设,市政法系统按照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要求,对廉政风险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制度再完善,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着力防范不廉洁问题发生。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严厉查处腐败,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强调“苍蝇、老虎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更加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努力实现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