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随后,省委、省政府就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出“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九项规定”。
一年多来,不请客、不吃请,不送礼、不收礼,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态,风清气正的环境让节庆假日真正“回归”传统。
高档餐饮酒店业绩下降40%左右
2013年12月29日晚6时至7时,记者在顺庆区滨江中路、嘉陵区滨江南路四段、高坪区美食风情街等地段看到,中高档餐厅的生意较以往客流量明显下降。位于市滨江大道一家高档餐饮店“放下”身段,对外推出“送盒饭”业务,价格为15元至20元;顺庆区滨江中路一家消费较高的中餐厅不仅改变了店名,还推出家常菜、免费打包等方式来吸引普通消费者;顺庆区玉带中路的一家高档酒楼的工作人员表示,酒楼的公务接待较过去下降了近四成,目前营业额主要来自家庭聚餐、个人消费等。
记者获悉,“八项规定”执行以来,市级多个部门均安排参会人员在机关食堂吃工作餐;市内多家宾馆、酒店没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订餐,只有个别的商务团体和散客订餐,经营业绩同比下降了40%左右。相关部门在对市内多家高档餐饮场所调查时,均未发现党政机关预约订餐行为。
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5.2%
市委、市政府抓住“三公”经费支出这一关键,明确提出2013年各级各部门“三公”经费实现负增长的目标。各级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作风建设配套制度。市本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市委会议制度》、《精简文件和简报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西充县开展了生活接待费、租车费、会议费限额管理专项清理,规定2013年度“三费”限额要比2012年度限额低30%以上;营山县、蓬安县等地出台公务接待备案制度;顺庆区等一些县(市、区)明确提出2013年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至少10%的目标。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我市有关部门对60个市级单位2013年上半年“三公”经费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三公”经费支出普遍呈下降趋势,部分市级部门公务接待支出同比下降50%以上。2013年市本级部门,包括市级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预算安排“三公”经费较2012年年初预算下降3.4%。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较2012年下降17.6%;公务接待费较2012年下降5.9%;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较2012年下降1.4%。
各级各部门为了节省公务开支,不仅坚决遏制大吃大喝行为,而且大力向“文山会海”开刀。截至目前,取消或合并召开的全市(系统)性会议共计51次,精简文件简报达214种。南部县规定全县性大会一律安排在周一或周五召开,会议时间不超过1.5小时,专项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据统计,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5.2%、会议同比减少35.8%,简报同比减少39.6%。
每月对贯彻落实各项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记者从市纪委获悉,我市就继续落实好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省市具体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明确要求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将结合201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作风建设专项检查等工作,通过明察暗访、重点抽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地各部门执行纪律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纠突出问题。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教育、管理、监督职责,对照要求开展自查,严格督促所在地方、部门和单位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据市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印发《加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自查自纠与随机检查、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地本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各县(市、区)纪委每月对本地贯彻落实各项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本级由市纪委牵头,对市级部门进行抽查,每次抽查面不得低于市级部门总数的30%,全年对每个市级部门至少检查一遍。(南充日报 张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