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旧新闻中心
一切为了群众满意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4 08:48:57

    今年以来,南充市紧紧围绕“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目标,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一岗双责”,重视反腐倡廉

    南充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逢会必讲、常抓不懈、从严要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88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每项任务都明确一名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一个牵头单位具体负责,进一步完善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常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逐一进行考核,到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排位靠后的县(市、区)查找原因,督促整改。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考核、“一票否决”等制度,把责任制考核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因社会评价排位靠后等原因对48名县级领导干部的评先评优进行了否决。

坚持标本兼治,强力遏制腐败

    南充市深入开展“学党章、读党史、上党课”活动,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主要负责人带头为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9场(次),邀请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专家为市委中心组作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视频直播同步接受教育。分行业、分系统通报近几年的信访举报问题和查处的典型案件,开展对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全覆盖谈心活动,并全部签订《廉政承诺书》。落实 “三重一大”等民主决策制度,建立“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制度,出台《纪委委员巡察工作暂行办法》,规范自由裁量权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全面委托代理服务;加强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探索建立“社区110”和“大党委”工作机制。加强案件查办工作,今年1至9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初核案件线索500件,立案38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4人。

坚持综合治理,促进廉洁自律

    南充市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入手,促进廉洁自律,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开展投资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全市受理群众投诉602件,协调解决问题249件。对统筹城乡发展、重大项目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和新农村建设开展常态监督,重点抽查13次,发现和纠正问题56个。对118个市级部门(单位)、9个县(市、区)的82个部门(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并纠正问题678个,立案查处“四风”典型案件7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9人,组织处理22人。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5.2%、会议同比减少35.8%,简报同比减少39.6%。坚持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8项、下放44项、转为服务事项43项、保留89项,保留和转为服务的审批项目平均提速70%以上。开展送温暖活动1900余次,慰问贫困群众5200多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3000余件(次),化解矛盾纠纷560余起。加强监督组织建设,全市市直机关350个党支部(总支)全部配备纪检委员,421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纪委(纪工委),138个“两新”组织设立纪委或在党支部(总支)配备纪检委员,村(居)“两委”换届中同步选配村(居)监督委员会和村(居)纪检员。

 

西充:村级监督组织破题

 

    2012年以来,西充县按照“村推--乡审--村选--乡任”两上两下的选配程序,在各村依法设立村级纪检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

    在凤鸣镇三元桥村村民聚居点建设过程中,因原材料涨价,施工方要求每平方米增加成本40元。部分村民对工程质量存在疑问,并指责村委会不作为,得知情况后,该村纪检员苏全德主动请缨,当起了工程义务监督员,通过解释座谈并全程跟踪、公布工程相关质量信息,及时消除了群众对村委会的误会,确保了工程质量。“通过他的解释和我们了解,认为涨价是合理的,他是纪检员,由他监督工程质量,我们很放心” 该村村民李红全说。

    双凤镇龙家沟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后,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去年10月的一天,村民张立钊的户外水管爆裂导致停水,他找到村纪检员黄正雄,黄正雄通过了解得知安饮工程用户户外水管由集体负责,户内自行维修,于是督促村委会迅速维修好了爆裂水管。

    西充县全面推行村级纪检员定期走访、信访代理制度。截至目前,全县村级纪检员已走访农户1300余户,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433起,全县乡镇纪检组织直接受理的信访件同期下降13%。

    针对基层反腐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西充县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村级纪检员分片协查制度。放手让村级纪检员行使监督职责,截止目前,村级纪检员及监委会共向乡镇纪委直报案件线索60多条,提出撤换或罢免22名违规违纪村社干部,纠正村“两委”违纪违规决定119项,实现了对村级重大事项同步监督、全程预防。

 

营山:万人评风寻问题

 

    “现在这些基层庭所的服务态度还是令我满意。”7月11日上午,当营山县纪委监察局的工作人员深入该县骆市镇绣花村,向当地群众发放综合评议基层“六所一庭”政风行风问卷测评表,群众普遍反映良好。

    为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今年,该县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六所一庭”(基层财政所、供电所、司法所、国土所、村建所、派出所和基层法庭)开展“万人评风”活动。此次评风活动采取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进行自主评议,政风行风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综合评议,县纪委监察局走村入户开展社会评议三种方式进行。根据评议满意票数进行量化统计,凡在全县分类排名中占前2位的,定为群众满意基层庭所,凡是不满意票数达到20%以上或同类排名倒数2位的,定为群众不满意基层庭所。

    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表现突出的问题10余项、建议100余条,收到整改反馈信息53条,切实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

 

南部: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

 

    10月14日,四川省南部县召开“维护群众利益、维护干部形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决定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利用四个月时间,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维护群众利益、维护干部形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将以三个第一为目标: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着力构建干部体察民情的长效机制;以群众评判为第一标准,着力构建干部维护民利的长效机制;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着力构建干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

    围绕三个第一目标,南部县将依托“进万家门、问万家计、知万家情、解万家难”的走访调研活动,下基层广泛听取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积怨,建设标准化信访接待室,层层公布信访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理、件件有着落”。

    同时,成立党风政风评议评价中心,通过电话调查到户的方式,全面开展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国有企业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为民尽责、为民谋利。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惠民资金、教育医疗、食品药品、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着力查处和纠正各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损害干群关系行为.

    从10月20日开始到12月下旬止,南部县将以“我向群众作承诺”为主题,开展领导干部媒体公开承诺活动。南部县还将开展万人评风活动,以及进万家门等相关走访活动。

 

蓬安:村干部有了“紧箍咒”

 

    “姚委员,这次占地的补偿款怎么和我家隔壁的不一样?”10月8日,南充市蓬安县相如镇藤茨沟村的村民周昆明一大早来到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找纪检委员姚升科询问情况。姚升科当即联系了“村两委”负责人到场,并从文件柜里抱出一摞资料,对村民询问的事情一一作出了解答。

    2012年以来,蓬安县实现了村级监督组织的全覆盖。 “村级监督委员会在乡镇纪委和村级党组织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享有参与权、监督权、审核权、检查权、质询权、建议权等六项权利,为保障监督组织的正常运转,各乡镇都其提供了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蓬安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级监督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向乡镇纪委书面报告履行职责情况,每半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每年向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述职述廉,接受民主评议和测评,测评不合格的成员,应主动辞职或责令其辞职。

    据蓬安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村(社区)监督机制的实施,既解决了‘用权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等问题,给村‘两委’加上了一道‘紧箍咒’,同时,又搭建起了村干部和村民的‘连心桥’。截止到目前,蓬安县全县村级监督委员会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问题825起,转立案23起,协助乡镇纪委办案63起,党纪政纪处分42民基层党员干部,并解决疑难问题1538件,化解矛盾纠纷8425起,有力地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仪陇:“自我体检对症下药”

 

    今年6月8日以来,仪陇县纪委先后启动了县级部门管理服务对象恳谈会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电话访问,收到了群众大量意见,涉及23个县级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57个乡镇和所辖村(社区)。问题集中表现为:利用惠民政策自肥、优厚亲友;在办事审批环节无理刁难、吃拿卡要;在行使权力方面违法乱纪。一些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经群众举报并查实。

    仪陇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仪陇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组织处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仪陇县村(社区)两委干部“十不准”行为规范》,从制度上对科级干部、县级部门派出干部、村(社区)干部行为进行了约束,进一步健全了干部问责体系。

    仪陇县委、县政府要求县级部门和水电气等企事业单位针对未落实的问题,分类核实,提出整改措施,部门负责人在电视上作出整改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相关单位迅速整改。县工商局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程序、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对前置条件齐备的,“一次性办结”,对前置条件不齐备的,“一次性告知”,不让办事者跑空路、走弯路。

    针对县级部门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组织召开了县级部门管理、服务对象恳谈会,收集问题及建议。对于那些“盖章收钱”之类的影响很坏,但不够立案条件的人和事,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对重大案件,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活动中,从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中,梳理发现案件线索。对于那些“盖章收钱”之类的影响很坏,但不够立案条件的人和事,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对重大案件,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截止10月30日,清退清缴违规资金328.48万元,清退干部、干部家庭违规享受低保及其他“人情保、关系保”5703人,问责处理干部856人,县纪委立案查处27件54人,其中科级干部11人。(省纪委监察厅“廉洁四川”网站)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廉洁四川
廉洁顺庆 | 廉洁高坪 | 廉洁嘉陵 | 廉洁阆中 | 廉洁南部 | 廉洁西充 | 廉洁仪陇 | 廉洁营山 | 廉洁蓬安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6033899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