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市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多措并举,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执行禁止公款购买购物卡、礼品,节假日公车封存等规定,安排专人暗访抽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检查中未发现违反“四风”的行为,也未接到有关举报投诉。
多种形式营造清廉氛围
“县委领导作表率,各级作风转变快。轻车简从不迎送,基层群众最欢迎。”国庆前后,在西充县各个社区,群众用自编自演的廉政快板宣传县委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这是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营造清廉过节氛围的一个缩影。中秋、国庆前夕,南充市纪检监察系统以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市纪委监察局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了宣传专栏,刊发了《廉洁过节 党员干部切莫闯红灯》、《中秋国庆 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等文章,并曝光了一批违反“四风”问题的典型案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身正邀明月,清廉过佳节。”温馨关爱的短信在“两节”前夕陆续发送到各级领导干部手机,提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过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节前通过短信平台,向干部群众发送廉政短信100余万条。
教育引导与关爱提醒同步进行。今年以来,市纪委对市级重点部门特别是项目争取部门(单位)“一把手”进行集中约谈,开展提醒谈话,要求在争取项目、迎接检查等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纪律,遵守作风建设各项规定,遵守《廉政准则》,坚决制止赠送红包礼金、礼品、有价证券、商业预付卡等,坚决制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高档消费等行为。
明确界限令行禁止
“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两节”前,市纪委出台了廉洁过节的禁令,明确表示,一旦发现违纪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市委政法委强化了对干警“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严防顶风违纪行为发生。南部县纪委进一步细化规定,出台了《关于坚决制止领导、党员、干部借婚丧喜庆之际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借机敛财的紧急通知》,禁止干部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12类活动。阆中市纪委节前对3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廉洁谈话,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本单位“三公”经费管理。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市纪委对外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阆中市纪委、南部县纪委开通了举报热线,阆中市纪委还在《阆中廉政网》上设立网络举报中心,并设置了3个户外举报箱。
监督检查紧盯公款消费
节假日期间,市纪委组织工作组对全市高档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场所的公务消费情况进行暗访,对购物卡的购买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经检查,尚未发现公款消费、公车私用以及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名义组织团队旅游、购买购物卡、组织公务宴请等问题。
阆中市纪委联合相关部门组建了4个正风肃纪督察组,不定期对高档娱乐休闲场所、茶楼、景点等区域明察暗访。高坪区纪委与相关部门组成监督检查组,对执行节日期间有关纪律要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不请客、不吃请,不送礼、不收礼,风清气正的环境真正让节日回归传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吃喝少了,运动多了,陪家人多了,这才是节日本该有的氛围。”营山县一名基层干部说。
市纪委检查中发现一些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向相关部门发出了纪律检查建议书,建议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金量化管理制度等,努力从源头上加强防范。
送走了“两节”,并不意味着整治工作结束。下一步,市纪委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做好“三公”经费监督检查工作,管好“钱袋子”,坚决刹住“四风”,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南充日报 罗伟 郭琼辉 本报记者 张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