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盘活集体资产管好“家务账”
10月,伴随着国庆假期出游热,凉山州雷波县黄琅镇马湖4A级景区迎来一批批游客,马湖村原村委会办公楼改建的民宿游客络绎不绝。此前,雷波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中发现,黄琅镇马湖村村委会原办公楼长期未使用,资产闲置浪费。经镇纪委督促整改,村两委将办公楼改建为145平方米的民宿,从2023年9月起租赁给第三方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1万元。
马湖村盘活集体资产,助力集体经济有序发展,得益于凉山州持续开展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治理。早在2022年,凉山州纪委监委就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紧盯农村集体“三资”、乡村产业发展和工程建设项目等开展“盘点行动”。今年5月以来,凉山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投建的乡村产业项目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对2021年以来投资建设的2318个乡村产业项目开展清理,进一步摸清了村集体“家底”。
“家底”摸清,“家务”也要理顺。凉山州统筹调度各级纪检监察力量,围绕乡村振兴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监管、产业项目发展等开展入户走访、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缺位、违规决策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发现“三资”领域突出问题670余个,全部建立整改台账,形成一本精准管理的“家务账”。
德阳什邡市:以案促治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
近日,德阳什邡市纪委监委以一起骗取惠民惠农补贴案为切口,查办了一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中的违纪违法问题。
今年4月,根据罗江区交叉审计反馈,什邡市有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拟定虚假合同、虚增面积等方式骗取补贴资金。什邡市纪委监委调查发现,当地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家实施主体拉拢村(社区)干部协助伪造验收资料,经村镇市相关人员验收合格后,骗取惠民惠农社会化服务专项补贴资金270余万元。该市纪委监委对涉案种植专业合作社实际控制人以及市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相关违纪、失职失责人员立案调查,相关村(社区)干部受到相应处理。
以此案为切口,什邡市全面起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挖出一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案件,现已立案48人、留置1人,组织处理12人,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诈骗犯罪的线索3条,相关违纪违法资金正在追缴中。
聚焦案件暴露出的权力运行监管机制不健全、责任虚化、制度空转等问题,什邡市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完善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等制度机制。同时指导市农业农村局探索研发“超农管家”小程序,对农作物的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实行“线上点单”,系统就近派单,后台核定服务面积,实现线下作业线上监管,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更加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