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过,寒意更浓,仪陇县新政镇银山农村社区的田野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村民们将一颗颗新鲜饱满的白菜装车,发往仪陇中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的白菜格外甜脆,学生们一定喜欢。多亏你们帮忙打通销路,真是解了我们的大难题。”银山农村社区支部书记紧握着镇纪委书记的手,语气中满是感激。

图为农科商贸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小程序上架商品及查看订单情况
在过去,蔬菜水果滞销问题长期困扰着新政镇各村社的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大家一年到头辛勤耕种,却常常因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客源不稳等传统经营模式的局限,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困境。付出与回报失衡,一度挫伤了农民的种植信心。
转机始于一次走访。镇纪委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关于“蔬果滞销”的迫切诉求后,迅速将其列入重点督办事项。他们积极推动村社集体组织与县内学校、地方国企建立“农校对接”机制,拓展“村企直销”渠道,让时令新鲜的蔬菜水果,走上了学生餐桌,进入了企业食堂。
“以前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如今我们基地已和仪陇中学、县农投公司达成合作。每天稳定向学校供应蔬菜,农投公司也会根据需求不定期采购。”银山农村社区蔬菜基地负责人话语中充满希望。
为激发农产品外销的内生动力,建立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镇党委进一步整合全镇2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7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组建仪陇县朝阳农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发“新政农贸”微信小程序。依托“线上订单+线下配送”模式,借助电商流量与物流网络,本地优质农产品得以跨越乡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逐步形成“农户有订单、消费者有保障、企业有利润”的多赢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为确保小程序持续发挥实效,镇纪委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创新实施“不定期抽查+定向回访”双轨监督机制,深入农户和居民中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全面核查订单真实性,重点跟踪物流时效、商品品质与价格透明度,确保助农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在纪委全程监督与推动下,朝阳农科商贸公司将小程序运营维护作为“头号工程”,一方面强化与物流企业协作,实现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快速送达;一方面严格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图为即将完工开业的新政农贸线下体验店
据统计,“新政农贸”小程序自八月上线以来,已吸引32家商户入驻,上架农产品38种,累计完成订单1400余笔,销售额突破十万元。在镇纪委持续推动下,当地还创新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打造集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线下农产品体验旗舰店,将资产盘活成效切实转化为惠民成果。
“监督的力度,就是民生的温度。”该镇纪委书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线上+线下’双线销售模式为引擎,精准发力打通农产品供应链的堵点、难点,让更多优质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如今,田间地头的“愁云”已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农户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如点点星光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璀璨星河,照亮了这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