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是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南充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将强化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监管作为捍卫群众利益、巩固执政根基的具体行动,聚焦惠农补贴发放中的“微腐败”问题,以“小切口”破题,做实精准监督,确保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王会计,阆中太洪原生态综合农业专业合作社承租的原杨氏果业土地属性为旱地,为何会申报稻谷补贴?”近日,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在阆中市洪山镇太洪村开展乡村振兴资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时,敏锐地从一份《2024年稻谷补贴面积核实表》中发现了疑点。
面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现场询问,村会计王某言辞闪烁,以“作废表格”或“工作失误”搪塞。监督组并未轻信表象,当即决定“带件下访”、实地核查。“张大爷,这块地种没种过水稻?”在涉案地块,纪检监察干部直接向当地村民求证。“旱地哪能种水稻哟?这里一直种的是水果,从来没种过水稻!”村民肯定的回答,让随后赶来的王某顿时哑口无言。 铁证面前,督查组顺藤摸瓜,逐一询问村干部董某红、罗某、邹某。最终,三人不得不承认,该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承租的土地确实无法种植水稻,虚报91.5亩面积、意图冒领补贴7081.18元,是计划用于村委会其他开支。目前,涉案资金已全部追缴退回国库,阆中市纪委监委已对相关问题立案审查。
此案的快速查处,是驻局纪检监察组深化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专项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组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相关工作部署,紧盯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抽调督查科、农技站等业务骨干组成联合督查组,聚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机电提灌站)等关键领域,坚持“四不两直”,直插乡镇村社、深入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开展滚动式、嵌入式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16个,移交问题线索22条,持续释放严的信号,形成强大震慑。
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安全事关战略全局和民生民心。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在深挖线索、查办案件的同时,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适时组织‘回头看’,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确保每一分惠农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绘就南充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