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南充市委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性分析会上,学员们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清单”,结合培训期间的学习与反思,逐一进行深刻自我剖析,形成个人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这份沉甸甸的“思想体检报告”,将被报送至学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备案。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体班学员的学风作风,直接关系教育培训的质效和干部队伍的形象。如何确保学员在党校这座“大熔炉”里真正淬炼思想、锤炼作风、严守纪律,防止学习教育“走过场”、纪律要求“挂空挡”?这成为南充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着力点。
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主体班次在学员管理上存在入学纪律教育深度不够、学风建设抓手不多 、日常监督刚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培训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为破解难题,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紧盯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职能和市委党校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推动构建覆盖入学、在学、结业全过程的干部教育培训“监督闭环”,着力提升学习教育质效。
针对入学纪律教育形式化倾向,纪检监察组提前介入,督促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将严肃培训纪律作为硬要求纳入培训方案。推动市委党校在1个月以上学制班次开班式上,将纪律教育作为开班首要环节,重点强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对党性分析等关键环节提出专项纪律要求,组织学员深入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及省、市相关纪律要求,全员签订《参训学员遵规守纪承诺书》,确保学员一入校就绷紧纪律之弦。
聚焦课堂教学核心环节,纪检监察组推动市委党校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作风建设内容。督促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篇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及“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精神专题解读》等专题课程作为主体班必修课;协调邀请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等单位领导进课堂,进行专题辅导和专业解读,促进中央精神转化为“南充实践”;推动市委组织部指导党校将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作为小组研讨核心内容,促进学深悟透;要求市委党校丰富警示教育形式,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市警示教育馆和廉政教育基地、旁听法院庭审等“沉浸式”教学,让学员直观感受纪法威严,树牢规矩意识。
为防止学风建设“一阵风”,纪检监察组强化过程监督。一方面推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建立“作风体检”机制,督促1个月以上学制学员全员开展党性分析,对照问题清单深入查摆,形成剖析材料和整改清单,并报所在单位党组织备案,实现监督衔接。二方面要求市委党校加强日常管理,在学员周末离校前发布纪律“温馨提示”,明确离校期间要求,提醒时刻牢记身份。三方面联合市委党校机关纪委、学员管理处,对学员在校纪律进行随机抽查,坚决纠治违规行为。四方面督促市委党校抓好“开门办学”,利用教学质量测评、班主任跟班、日常查寝等渠道,广泛收集学员意见建议(截至6月底收到51条),推动及时整改,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干部教育培训,学风作风是生命线。构建‘全周期监督闭环’,核心在于将纪律要求内嵌于培训管理各环节,压实组织部门和党校的主体责任,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表示。
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南充市干部教育培训的学风建设得到显著加强。中青班学员熊挺深有感触地说:“两个月的淬炼,让我深刻理解"四风"问题背后是政治信仰的滑坡,作风建设本质上是自我革命的刀刃向内。当"舌尖上的腐败"消解为"脚底下的泥土",当"文山会海"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践,我们方能触摸初心、洗礼灵魂、重塑信仰,迈步向前!”。
纪检监察组表示,将持续深化“全周期”监督理念,紧盯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学风护航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为南充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更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