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早就交了!凭什么起诉我?”中天公司门口,承租户的质问声划破了清晨的平静。面对企业提起的诉讼,门前气氛陡然紧张,一边是群情激愤、坚称已付租金的承租户,一边是坚决表示未收到款项的公司。这笔不翼而飞的租金,究竟去了哪儿?
矛盾爆发之际,恰逢驻临江建设集团纪检监察组下沉中天公司走访。敏锐的纪检监察干部们立刻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经济纠纷。为查明真相,驻集团纪检监察组迅即成立调查小组,循着疑点深挖细查。
驻临江建设集团纪检监察组查阅凭证与相关财务资料。
调查小组查阅大量财务资料与凭证,发现部分租金始终未见进入公司对公账户。走访中,承租户更透露曾被要求将款项转入“个人账户”。诸多异常线索,迅速将调查视线聚焦到公司资产管理员何某某身上。然而,当调查组试图联系时,何某某却如同人间蒸发:电话拒接、微信拉黑,连同事也称其“突然失联”。随着调查深入,转账流水、租户证言等关键证据逐渐拼凑完整,指向何某某的嫌疑愈发清晰。
“国有资产不容流失!”面对何某某的刻意躲避,调查组没有放弃,在电话、短信、微信沟通均告失败后,调查组辗转联系到其远在外地的家人,反复阐明利害。最终,消失多日的何某某终于现身。
谈话室内,何某某起初辩称资金只是“临时周转”。但当调查组一一出示其与承租户的聊天记录、多名租户的证言、其个人账户的收款记录等铁证时,他低下了头。何某某承认,他利用公司改革重组、疫情补贴政策执行中的管理疏漏,以“代承租户交款”、“代公司收款”等名目,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先后12次私自向承租户收取租金共计7万余元,全部用于个人开支。直至东窗事发前,他还试图请求承租户“帮忙隐瞒”。
驻临江建设集团纪检监察组发现疑点现场讨论。
为最大限度挽回损失,调查组全程督促跟进退款事宜,要求何某某限期筹措资金。短短时间内,7万余元款项被全额追回,既还了租户清白,也挽回了国有资产。
“我总以为能侥幸过关,一时的贪念铸成大错,悔之晚矣……”面对处分决定,何某某追悔莫及。案件办结后,纪检监察组立即督促临江建设集团深化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强化警示教育,用“身边案”敲响“廉政钟”。同时,推动集团修订完善《资产出租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严禁使用个人账户代收公款”,堵塞制度漏洞,扎紧管理篱笆。
“多亏你们把钱追回来,还了我们清白!”被起诉的承租户感慨道。这场风波的平息,不仅是7万余元国有资产的失而复得,更彰显了驻临江建设集团纪检监察组守护国有资产的坚定决心,纵使一分一厘,也必紧盯不放,让侵害群众和国有利益的基层微腐败无处遁形。驻临江建设集团纪检监察组组长感叹道:“国有资产连着国本民心。我们多一分较真,管理就少一分漏洞,民心就多一分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