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看似普通的医院菜单,背后连着患者及其家属的切身需求,更折射出作风建设的成效与不足。近期,南部县纪委监委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医院食堂服务这一群众反映集中的“小切口”,通过精准发现问题、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系统整改,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医院这个服务民生的最前沿落地生根。
“食堂窗口排长队,病员餐品种单一,家属要提着保温桶来回跑几趟才能买到合口的饭菜……”这是南部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县人民医院暗访和调取投诉记录时发现的真实问题。群众反映的“买不到病号饭”看似小事,却暴露出医院在服务管理精细化、回应患者需求及时性上的不足,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服务窗口的细微体现,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要求的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背道而驰。
督查组将问题梳理汇总后,迅速向县人民医院党委和纪委进行反馈,明确指出食堂服务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实质上是作风建设的薄弱环节,要求医院党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以解决患者“舌尖上的烦恼”为突破口,举一反三,深入查摆整改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
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意见,如同按下整改“启动键”。医院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院纪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食堂质量监督整改专项小组,将提升食堂服务质量作为践行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效能革命”来抓。
针对督查反馈的“品种单一、无法满足特殊需求”问题,整改小组推动食堂建立了常态化的意见收集反馈机制。通过线上订餐系统、线下意见簿、监督员巡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意见。过去家属留言“术后想吃软烂南瓜粥”却无处可寻的情况不再发生。监督员青文萍感慨:“意见反馈和落实的链条明显提速了。”如今的菜单,不仅新增了“糖尿病餐”“术后流质餐”等选项,还细化了“低脂”“高蛋白”“无辣”等分类标签,像一本“对症下单”的暖心手册,切实回应了个性化需求。肿瘤科张阿姨的女儿对此深有体会:“一句‘想要酸甜开胃菜’的留言,第二天就见到了新增的番茄豆腐煲,效率太高了。”
送餐慢、效率低、餐食变凉,是另一个长期困扰患者、被督查组点名的“老大难”问题。在督查组的持续跟进督导下,医院党委下决心系统性解决。一方面,增加配送力量,缓解高峰压力;另一方面,优化流程、提升效能,科学划分送餐区域,实施分时段错峰配送。同时,医院协调内部资源,在送餐高峰时段对特定电梯实行“送餐优先”的直达管控机制,解决了配送员杨玉秀曾经“等电梯耽误送餐”的最大困扰。“现在刷卡优先用电梯,直达目标楼层,一两分钟搞定,餐盒都是烫手的!”杨玉秀的满意笑容,正是整改成效的生动注脚。
从一份菜单的优化到送餐流程的再造,南部县人民医院食堂的变化,是南部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紧盯民生关切,以“小切口”推动作风“大转变”的生动实践。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融入到每一个服务细节之中,让清风正气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