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村供水工程管护中的痛点难点,驻局纪检监察组建立“问题发现—清单交办—整改验收”监督闭环,推动市水务局党组构建“全链条监管、全周期落实”工作机制。通过列席党组会、制发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出台《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方案》,将自来水普及率等三大核心指标纳入市县两级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运维“三方责任”。目前全市1792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验收,9处新建工程正按“设施良好、管理规范”标准加速建设。
监督推动下,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网越织越密:水质监测形成“市级抽检+县级巡检+企业日检”三级体系,2025年枯水期检测覆盖595处点位,发现问题即时整改;2024年开展15轮次暗访督导,排查管网老化等问题86个,79个问题已动态清零;高坪区北部自来水厂等6处规模化供水工程建成投用,73万农村居民告别“间歇性供水”;中省维修养护资金5005万元精准直达,完成4.87万人供水设施升级,管网漏损率下降12个百分点。
驻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反映了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这样的效率我们满意!”蓬安县村民的点赞,源自驻局纪检监察组建立的“信访即办”机制。今年以来62件群众供水诉求实现100%办结、100%满意,监督推动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权重提升至考核体系30%,倒逼责任单位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随着2025年6月盐井坝村增压改造工程竣工,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88.31%、规模化供水率71%、水质合格率提升3个百分点。
“解决群众‘用水难’是最大的民生。”驻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聚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管护责任等关键环节,探索“纪检监察+行业部门+群众监督”联动机制,以“铁纪”守护农村饮水安全生命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清廉“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