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请律师,开始还担心,证据用错了顺序会吃亏。开庭就按照法庭归纳的内容对应出示证据,整个开庭过程我觉得都很顺利,也很公正......”
日前,在市中院结束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审判后,作为当事人之一的黄先生对前来走访的市纪委监委驻市中院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道。
开庭审判与纪检监察工作有何关系?还要从市纪委监委驻市中院纪检监察组以解决群众在诉讼中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系统梳理近年来群众向市中院来信来电反映问题说起。
“通过集中梳理,我们发现群众对两级法院在开庭审判民商事案件中存在对方‘重复举证’‘与案件无关的内容’当证据充数没有制止等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市纪委监委驻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晏利民告诉记者,看似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与贪腐无关,但却反映了个别法官及合议庭成员履行职责不担当、虚于应付不实干的司法作风问题。
今年初,市纪委监委驻市中院纪检监察组将上述问题清单以及主要表现进行归类,并将相关意见提交市中院党组。根据纪检监察组意见和自身工作实际,市中院于今年3月出台《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升民事庭审能力办法》,从严格庭审程序、预见案件走向、树立目标导向、全面落实庭审实质化要素等方面进行细化、规范。
“以预见案件走向为例,其中就明确要求了法官要根据庭前会议、当事人诉辩内容,及时总结概括案件事实、争议焦点,防止案件审理人为‘剑走偏锋’。”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远说。
驻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晏利民现场督导“推门听审”工作。
同时,为确保《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升民事庭审能力办法》落地落实,市纪委监委驻市中院纪检监察组还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推门听审”活动。为此,组建了4支推门听审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奔法庭、直接听审,每个推门听审组均围绕“庭审准备”“庭审能力”等4个大项,“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归纳案件争议焦点准确,审理思路清晰”等15个小项对每一场庭审进行综合打分,进一步压实法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
一组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听审组共开展“推门听审”73件(次),听审案件73件。“推门听审”案件当事双方对庭审质效均表示满意,服判息诉率明显增高,听审案件审判时长较以往相比均明显缩短。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审判质效监督创新监督方式和监督载体,为推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晏利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