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将土地出租用于修建充电桩,相关情况没有进行公示,可能存在违规行为……”近日,顺庆区某社区廉情监督员发现该问题后,将其报送到该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经查,该社区居委会确属违规出租土地,2名相关社区干部随后受到处分。
这一案件的查处,廉情监督员和基层廉情“信息直报制”发挥了关键作用,体现了该区“三步强兵”行动的实践成效。去年以来,顺庆区纪委监委聚焦治理体系最基层、监督执纪最末梢、服务群众最前沿,探索实施建兵、带兵、用兵“三步强兵”行动,建强用好社区监督队伍,激活基层监督“一池春水”。
“三员”建兵织密监督网络
基层监督,队伍为基。“三步强兵”的第一步,就是“三员”建兵。顺庆区纪委监委按照“社区专职纪检员—网格监督员—楼栋信息员”梯次,建强基层监督队伍,实现基层监督“有人干、成体系、无盲区”。
“消防通道外面堆放了杂物,居委会安排人员,两天内清理完毕,需要跟进督促……”“路灯已经开始施工,但施工人员少、安装慢,要督促加快进度……”前不久,在顺庆区东南街道办西湖街社区居委会每周一次的监督碰头会上,十多名网格监督员、楼栋信息员汇聚一堂,提出近期需要监督的事项,社区专职纪检员桑茂建逐一记录下来,列入工作清单中。
社区纪检员到群众家中上门走访,了解群众诉求,宣传基层监督工作。
以西湖街社区居委会为例,在选优配强1名社区专职纪检员后,依托成熟的网格管理模式和网格员队伍,将社区管理网格转化为监督网格,网格员兼任廉情监督员,同步开展蹲点走访、信息收集、廉洁宣传等工作。监督网格内,以小区或楼栋为单元,动员楼栋长等担任楼栋信息员,收集廉情信息和诉求问题,把“熟情况、接地气、敢较真”的天然优势转化为监督助力。
截至目前,顺庆区已选优配强95名社区专职纪检员,在402名网格员兼廉情监督员、1200余名楼栋信息员的协作配合下,今年1至4月发现问题数量同比增加近两成,有效打通了基层监督“最后一百米”。
“三化”带兵激活监督末梢
监督履职,能力为要。“三步强兵”的第二步,则是“三化”带兵。通过标准化统一施训、差异化督促指导、品牌化阵地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夯实监督基础。
为提升履职能力,顺庆区纪委监委建立“区统一培训、乡镇(街道)观摩学习、村(社区)座谈交流”三级培育体系,规范学习培训方式。
为加强督促指导,该委还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的思路,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实行定点联系。如根据该区下辖各社区常住人口数、资产资金量、信访举报量等,划出“重点社区”7个,由委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指导;“关注社区”10个,由委机关室部联系督导;“常态社区”78个,由街道纪工委做好日常指导。
在阵地建设方面,顺庆区纪委监委探索打造了新型社区监督阵地,把冰冷生硬的办公室,改造为温馨亲民的谈话场所,让群众乐于来访、敢于发声。目前,该区清源社区“钦妹茶室”、西湖街社区“书记龙门阵”、白土坝社区“商圈监督联盟”等已逐步成型,成为基层监督的新载体。
“三制”用兵提升监督质效
提升质效,制度为本。“三步强兵”的第三步,即“三制”用兵。建立“信息直报制、片区组团制度、随机盲审制”,用制度激发履职“内动力”,用好用活监督队伍,提升战斗力。
该区在7个“重点社区”、10个“关注社区”建立信息直报制度,基层监督人员对发现的重要诉求、廉政风险,直接报送区纪委监委联系领导或联系室部,对问题诉求进行“关爱式提醒”“关注式督导”,对违纪违法线索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及时查处挽回损失。直报制实施以来,“重点社区”共直报重要民生问题6个、违纪违法问题线索4条,立案查处2人,提醒谈话5人次。
此外,为破解“熟人社会”不敢监督难题,顺庆区纪委监委推行“片区组团制”,将12个街道划为6个片区,打破行政区划和建制界限,组团整合监督力量,解决人手不够、不敢监督等实际问题。去年以来,开展“片区组团”监督14次,动员监督力量160余人次,形成“闲时各司其职、忙时成团互助、攥指成拳聚力”的良好局面。
同时,对社区“三资”管理、民生实事等廉洁问题易发多发领域,顺庆区纪委监委在专项监督中采取“随机盲审制”,即随机抽选监督人员、随机派发监督任务,破除基层监督“裙带关系”,确保监督中敢于亮剑斗争,并见到初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