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果州,已是阳光和煦,春暖花开。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车来车往,数十座厂房内轰鸣阵阵,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园区内华新路路口,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红绿灯,不远处南充三联钢化玻璃有限公司门口外的公路上,路面已铺上了崭新的减速带,分道线也由之前的实线划成了虚线。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交通安全隐患问题,设置了红绿灯和减速带后,我们的运输车进出更加安全,而且门口实线划为虚线,车辆不用再绕道,这个‘小手术’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 三联钢化玻璃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平对此赞不绝口。 据了解,三联钢化玻璃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玻璃制品加工,大型运输车辆进出频繁,而公司门口刚好是长下坡路段,以前路口没有设置红绿灯和减速带,有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3月初,顺庆区纪委监委“联企清风行”干部到公司走访时,王平反映了这个交通隐患问题。 随后,该区纪委监委将“联企清风行”活动中收集到的问题梳理成台账,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并督促及时办理,三联钢化玻璃有限公司门口的交通隐患问题交到了交警一大队。很快,交警部门就到现场进行了踏勘评估,确认该路段符合增设红绿灯、减速带的条件。3月下旬,该路段红绿灯、减速带、分道线虚线启动施工,3月24日全部完工。 顺庆区纪委监委干部开展“联企清风行”活动,深入生产一线走访调研。 “我们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总结制定出‘收集问题—建立台账—反馈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为监督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顺庆区纪委监委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重要原则,打出“联企清风行+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坝坝会+暗访督查”问题摸排组合拳,主动收集企业在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监督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 “监督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这一关键定位。”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入走访、调研与分析中,针对性地找准症结,紧盯责任主体、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问题解决,清晰树立“推动不替代、到位不越位、协助不包揽”的监督形象。 同时,该区聚焦政务服务提升、惠企政策落地、行政执法规范、作风效能优化四大方面,出台《顺庆区优化营商环境党员干部“十严禁”》,强化创新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多维度推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提升服务企业的作风和能力,推动构建“清”“亲”政商关系,高质量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顺庆区纪委监委共收集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146个,督促即时解决105个,对长期性问题制定或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方案25个,推动健全完善制度12个,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6件、24人,移送审查起诉3人,退回企业资金5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