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交通、水务、财政等部门,成立10个专项监督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围绕“四不摘”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深入市级相关单位和9县(市、区)进行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共发现并反馈问题168个。
各县(市、区)问题整改情况如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如何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12月16日起,“清廉南充”微信公众号推出“监督解民忧”系列报道,敬请关注。“现在村上做了哪些事、用了多少钱、谁家享受了什么政策,一眼就能看明白,还公开了举报方式,我们更放心了。”近日,在营山县老林镇龙跃村“七公开一曝光”栏前,群众一边仔细查看公示内容一边评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监督至关重要。为切实做好过渡期监督,营山县在364个村(社区)全覆盖推行“七公开一曝光”,将村务信息、惠民政策、民生资金、村级财务、项目实施、举报方式等全部公开公示。县纪委监委对公开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并组建4个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跟进监督、常态监督,用“阳光”村务给“小微”权力运行涂上“防腐剂”。
营山县纪检干部到银鸽村走访群众。
“杨书记,我家屋后滑坡正在修堡坎,我担心他们偷工减料,你要来看看哦。”今年8月的一个清晨,营山县东升镇纪委书记杨沉燕就接到了胡梁村周大爷的举报电话。
原来,因连续遭受特大暴雨,周大爷家屋后大面积滑坡导致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急部门核实后正为其修建堡坎加固。但是周大爷不懂工程,害怕施工方偷工减料导致房屋不安全,就在“七公开一曝光”栏上找到杨沉燕的电话打了过去。
杨沉燕当即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并督促协调施工方在堡坎底坝多用钢筋加固,消除了周大爷的疑虑。
“通过公开联系纪检干部的姓名和电话,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向我们反映情况,切实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县纪委监委党政室负责人介绍。
“我没有正确处理好亲情和原则的关系,所以犯了错误,以后一定把纪律原则放在第一位。”今年11月,营山县消水镇花桥村党支部书记骆某虽然知晓其姐夫申报水稻补贴的面积高于实际种植面积,仍然签字确认并上报,被群众举报,最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微腐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营山县纪委监委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斩断侵害群众利益的“黑手”,今年共查处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99件185人,为乡村振兴绘就好清廉底色。
“通过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了群众自下而上监督和纪委监委自上而下监督的无缝对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聚焦‘四个不摘’开展政治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权益,以有力监督保障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