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道?我认为孝道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也是作子女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奉养父母的行为准则,是人性和亲情的自然流露。
六十年代末,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不到一岁的我,就被爷爷抱回老家金子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生活,我在爷爷婆婆百般呵护下慢慢长大。在我记忆中。小时候老家生活特别艰苦,我们虽吃商品粮,但爷爷婆婆总会将供应的粮油一部分给贫病的乡邻。冬天,我们也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一日只吃两餐,晚上肚子饿的咕咕叫,又没电视可看,最开心的事就是每晚爷爷都会在昏黄的煤油灯边抽烟边讲故事。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除了讲部队打仗的故事外,讲的最多的就是有关古人敬孝的故事。
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吴猛“恣蚊饱血”,讲的是晋朝有个叫吴猛的孩子,八岁时就非常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天,吴猛 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蚊虫叮咬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会去叮咬父亲……还有“孟宗哭竹”、“卧冰求鲤”、“鹿乳奉亲”等故事,从那时起这些古代孝廉的故事从就深深扎根在我的幼小的心灵,感动着我、温暖着我、影响着我,使我从小就以孝为荣。
记忆中,爷爷特别喜欢喝糖开水,记得我三岁时,一天我在外捡了一块类似红糖的小石头,宝贝似地藏着,偷偷放在爷爷枕头旁,爷爷晚上睡觉问:“哪来的石头?”我骄傲地告诉他:”爷爷那不是石头。那是我给你捡的红塘”,爷爷拿着石头把玩着笑咪咪直夸我孝顺。记得小时农村做饭都是烧柴禾,由于缺少干枯柴禾,每每看到爷爷婆婆做饭时,被湿柴禾浓烟熏得眼泪直流时,我心中特别不忍,放学路上,我总会捡拾一些干树枝,或用一根根细长的荆条穿上干树叶,带回家中给给爷爷婆婆当引火柴用。每当婆婆把家里唯一一枚鸡蛋放在我碗里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用筷子夹到爷爷或婆婆碗中,推来推去,一家人含笑分享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幸福满满。当我上初中的时,父母把我接到千佛场和他们一起生活。孩子们大多喜欢吃零食,母亲心疼我,每月总会给我一点点零花钱,可那些零花钱我怎么也舍不得花,总是将这些零用钱偷偷存着,回老家时给爷爷婆婆买一包他们最喜爱抽的红梅牌香烟。爷爷边吸烟边微笑着摸我头的样子,现在回想起都感到特别温馨幸福。爷爷最大愿望就是等我工作了,到场上住几天,看几场他喜欢的电影,可惜没等我初中毕业,我的爷爷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每每想起爷爷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连这么小小的一个愿望我都没能让他实现,心里留下沉痛的遗憾。有时忍不住埋怨爷爷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报答他老人的机会。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尽孝不能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的一生,渺小而又短暂,生命的无常总是让人不知所措,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我不想我今后的人生再留下太多的遗憾。所以当我参加工作领了第一笔工资后,首先想的就是给爸爸妈妈买个礼物,给健在的婆婆买她最喜欢吃的糕点。后来每次回娘家我都会给婆婆带点她最喜欢吃的东西或给些零花钱。值得我庆幸的是,当婆婆九十四岁高龄去世前一天,什么都不肯吃,却笑着喝了我带给她的“娃哈哈”。现在回家,有时也会忍不住去婆婆生前住的房间去看看、幻想着婆婆还睡在那,等她的孙女回家去看她……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根本,浩浩荡荡流淌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孝道当推其首,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学说,还是泊来以后中国化了的佛典和圣经,抑或古今民间的通俗文化中各种图书谚语,都无不洋溢着孝道的光芒。随着年龄增长和文化知识的提高,我更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懂得了珍惜和付出,也懂得了“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百行之首,也是百行之先,“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叫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我对孝道的理解,不仅是对长辈克尽奉养,而且有了敬天一般的恭敬心。也清晰地认识到给是孝,在事业上默默奉献回报祖国是孝,用爱心回报社会是孝,“老无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孝。
孝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父母之爱,深如海,回想我们的人生,哪一天不是沐浴在父母的爱河之中?我们快乐,最开心是我们父母;我们苦闷,最为之牵挂的永远是父母。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我不会只当歌唱,我知道我的父母虽不需要我物质上过多的照顾、但却需要我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籍。所以无论我走到到哪,我都不会忘记给父母一声问候,一个祝福和一丝牵挂。周末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回家看看,亲热叫一声爸爸妈妈,然后笑着耐心听听妈妈的唠叨,有时会挽着父亲的手慢悠悠地转古城,感受那份永不会苍老的父爱母爱,感知家的温馨和踏实。父母倦了时我也会为他们锤锤后背揉揉肩,工作上的事情也会给爸爸谈谈。节日里我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家,送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张开心的笑脸,然后抱着母亲,夸她比同龄人更年轻更精神,做的菜也特别特别的香,有时我也会找遍整个商店送给父母一双他们喜欢的鞋或一件合身的衣服。父母病了我会耐心守候,父亲批评时我会虔诚微笑、、、我的父母始终把我放在心上,我也会永远也会把父母装在心里。父母不仅生我养我,还教会我如何作人。我上班第一天母亲就教育我:“不能拿的钱分文不能拿”,父亲也经常告诫我:“做事要认认真真,做人要清清白白,胡子上的米养活不了人,作公务员首先要做到勤和廉”。爸妈工作时奋勇争先,当我努力工作被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时,我看到父母脸上由衷的欣喜。
父母给了我们永远也无法报答的恩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我们虽不能“恣蚊饱血”,但总能“扇枕温衾”;虽不能“卧冰求鲤”、“鹿乳奉亲”,但总能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孝道之义,贵在体贴,感恩之心,重在行动。陪伴长辈的点点滴滴就构成了我的孝。孝是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也是国家安康之本,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不仅是我们每个子女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我想对父母还健在的人说:“孝心无价,趁微风不嘈,趁父母未老,好好尽孝,多爱他们”。我的父母现在还算健康,还在为我们这些儿女操心操劳,我爱他们。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真的老了,走不动了,眼眉低垂,睡意昏沉,或不认识似的问我“你是谁?”的时候,我依然会爱他们,我爱他们苍老脸上的皱纹,爱他们虔诚的灵魂,我也愿普天下子女都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永远带着一颗感恩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