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南充市住建局官网公示的新一批建筑企业资质申请审查决定中,因技术负责人证件或业绩存疑、技术工人多地执业等问题且未在规定时间提供佐证材料,有40多家企业申报施工总承包、施工劳务等建筑企业资质未获批准。2021年上半年,因各种问题未获批资质的企业有800余家。这是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的成果之一。 2021年,根据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南充在去年系统治理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着力巩固拓展治理成果。 “局党委将系统治理作为深化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不定期开展督导,以扎扎实实治理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谈及深化治理,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先毅如是表示。 为此,该局细化加强市场监管、开展资质审批改革等7方面治理措施,成立工作专班,公布举报投诉方式,扎实开展治理工作。 市住建局督查组前往顺庆区住建局检查系统治理资料。 针对资质申报制假造假,市住建局坚持源头把关,精准发力。据该局行政审批科科长戴露介绍,他们认真分析了近年来发现查处的资质申报制假造假典型案例,围绕审计报告、技术负责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等10类主要申报材料,梳理了20多项审核注意事项,下发全市住建部门,开展培训指导,全力提升了行政审批人员“打假”能力。 同时,该局对企业资质申报实行交叉检查制度,不同审核人员交叉检查审核材料,对审核意见不一的,统一研究决定。此外,初审意见还将在官网公布,接受企业申诉,最大限度防止审核失误。 反复审核是否会影响审批效率、损害企业利益?据了解,该局严格实行网上申报制度,申请人在网上提交资料后,3个工作日就会被受理。 “今年资质受理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又提前了2天,就是要保证严把关口的同时,方便企业办事。”该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何婉说,“下一步,我们将尽快推进职称评审查询和资质审批电子化,利用技术手段防治制假造假行为,提升服务质效。”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市住建局已受理1516家建筑业企业资质新办或增项申请,均按时办结。 治理制假造假的同时,整治公职人员资质审批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也同步展开。 市住建局副局长杨荣带队督导顺庆区系统治理工作。 治理工作启动伊始,市住建局就通过网站、微信公布了举报投诉渠道,收集住建系统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政谈心谈话,通报本行业的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党员干部增强纪法意识、将勤勉廉洁履职内化为自觉行动。 “教育查处之外,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也是努力的方向。”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局先后建立实行了资质审批随机分配、交叉检查、后期抽查、动态核查等9项制度机制,扎紧织密了廉政防控网络。 除住建主责部门外,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发挥主推作用,全程跟进监督,一月一调度,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治理向深里走。 据悉,2021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收集住建领域党员干部问题线索23条,查处15人,通报曝光案例4件,37人主动说清问题。 市纪委监委党政室主任罗武海说: “住建领域系统治理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问题反弹回潮风险较大,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盯资质审批、业绩核查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从严纠治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净化政风行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有成色。”